返回顶部

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http://www.scol.com.cn  (2016-12-09 09:27:25)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  

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6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沱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全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和保护好沱江流域绿色生态系统,是保障内江永续发展的根本之举,是内江发展命脉所在。现就推进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关于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践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实现“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开展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沱江流域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内江,努力建设美丽四川先行区。

(二)目标任务。坚持“科学、自然、人本、效应、持续”的原则,科学编制《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规划(2016—2020年)》和《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项目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按照“一增一减一治”要求,举全市之力,强力组织实施一批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重大项目,到2020年,纳入考核的内江沱江流域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82%,干流出境断面达到Ⅵ类水质以上,辖区内主要河流消除劣V类水质,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比例达到省控制目标要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5.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探索走好一条丘陵地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的新路子。

二、重大举措

(三)实施大规模绿化内江行动重大项目

1.着力构建生态绿廊。加快森林进城护城,建设沱江水体及两岸滨江绿地组合形成的南北向生态绿廊、黄河镇水库—城市绿心公园—长江森林公园连接而成的东西向生态绿廊,形成通透的城市生态绿廊格局。合理规划县城、镇(乡)绿地系统,推动湿地公园、绿廊绿道等建设。全面推进高速公路、铁路及国省县乡道沿线绿化,打造全域交通绿廊。加强饮用水源地、湖库周边和消落带、河流渠系沿线绿化,形成江河湖库水系绿廊。做好村社进出道路、集中居住点、房前屋后、休闲地绿化。坚持适地适树,改造低产低效林,推广使用多元树种;保护天然林资源,禁止商业采伐;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到2018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0%以上,城市街道、公路、铁路、水系宜绿地绿化率达98%以上。

2.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大力修复水生态,连通江河湖库水系,保护自然湿地,稳定扩大湿地面积,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争创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实施脆弱地区生态整治,加快威远、资中等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继续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治理水土流失500平方公里;加强矿区矿山废弃地、尾矿坝生态修复,支持利用工矿废弃地等不适宜耕作土地造林。推进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湿地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严禁从事与资源保护、灾害防治等无关的生产建设活动,合理确定旅游开发规模。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四)实施流域污染防治重大项目

1.实施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工程。严禁不符合产业政策、高耗能、高污染和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落户,坚决取缔小型造纸等“十小企业”生产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达标行动和能效提升计划,改造提升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严禁不达标污水直排,进一步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工业企业脱硫脱硝专项治理。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城区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环境修复。到2020年,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到55立方米以下;规模工业企业中水回用比例提高到65%以上。

2.实施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工程。改造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启动沿江截污系统建设,开展甜城湖定期清淤,加快中心城市建成区内11条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加快建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逐步实现城市污水和垃圾封闭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完善场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清运处理和配套管网设施。强化球溪河、威远河、隆昌河、乌龙河等严重污染水体综合整治,对濛溪河、大清流河等良好水体加大保护力度。到2020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污水处理率达85%;镇(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

3.实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健全“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抓好10个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不断扩大试点覆盖面。强化农田生态保护,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和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施内江沱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规范河库承包养鱼,严禁肥水养鱼,调整划定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域,依法搬迁、关停禁养区内企业。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鼓励使用太阳能,新建一批农村沼气工程项目。到2020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保持在90%以上;规模化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覆盖面达85%;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适宜建池农户沼气普及率提高到75%以上。

4.实施流域风险防控工程。突出抓好沱江(内江段)干流生态堤防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整合水库防汛预警、山洪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提升防汛保安能力。健全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弃物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严把入口关,强化入境水断面监测,推动建立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区域联动机制。

(五)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

1.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向七大重点园区集中,推广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探索园区企业正常退出机制,构建集约高效的工业空间集聚格局。实施先进制造业“三百行动”,深入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信息安全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提高孵化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在孵企业毕业率,打造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工业七大重点园区产业集中度达75%,主导产业占比超过70%;发展100个先进制造企业,技改100个传统制造企业,培育100个制造业名优品牌;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35%、28%。

2.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突出服务成渝特大城市功能,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着力建设城市中央商务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现代物流中心等服务业集聚发展区。深入实施旅游发展“138”计划,推动“城市变景区、乡村变景区”,积极融入区域性大旅游环线。培育特色养老品牌。鼓励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业态。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3.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优质粮油、精品农业、循环农业、创意体验四大农业功能片区,积极创建全省丘区现代农业示范市。实施农村土地整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做强肉禽、粮油、果蔬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拳头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份额,建设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到2020年,培育5个比较优势突出的全产业链产业,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200个。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重点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和引进共生、补链项目,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型农用机械。加强以工业、建筑业及农业废弃物为重点的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整治废旧物资回收及交易市场环境,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六)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

1.全力建设“双百”城市。夯实建设“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滨水宜居大城市”的基础,提升城市城镇整体功能、持续发展效应。实施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和治堵项目,完善城市路网骨架,打造畅通城市。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雨水收集及雨污分离系统建设,积极争创国家海绵城市。提升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配套幼儿园、中小学、超市、菜市、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公园等便民设施,全面建设社区“一刻钟”生活服务圈。通过立法等方式,划定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措施,留足湿地、绿地、耕地,保护好水系、文脉、生态,全面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把山、水、林、田、湖融入城市,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利用,挖掘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着力培育田园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大力整治城中村、老旧院落、背街小巷,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0万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持续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2.加快建设绿色城镇。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优化城镇与生态体系布局,划定并强化城镇绿线管制,合理规划建设县城新区,支持各县建设独具特色的绿色县城,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绿化模范县。结合“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积极培育县域副中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镇(乡)。

3.积极创建“四好”村。按照“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要求,采取“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建设模式,对新村聚居点、旧村落和传统院落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七)实施绿色交通建设重大项目

1.强化绿色交通规划引领。优化交通规划设计,推动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发展,构建支撑绿色城镇功能和生态空间保护的交通体系。围绕“出口通道畅通化、县乡公路网络化、枢纽联结一体化”的建设目标,积极融入全省乃至西部的大通道,启动“5个30分钟内江”建设,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的有机衔接,把内江建设成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

2.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积极发展“智慧交通”,构建绿色、低碳、便捷和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系统。启动建设综合客运中心,实现干线公路、干线铁路、城际轨道等与城市地面公共交通、私人交通等紧密衔接。完善铁路货运枢纽集疏运功能。加强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对接,提升区域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3.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精心设计公交系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前期论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满足市民出行人性化需求,构建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与公共交通一体化、与休闲绿地建设相衔接的安全、舒适、低成本的慢行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人居品质。

(八)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重大项目

1.开展水源地保护行动计划。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限制三条红线管理。积极争创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依法划定古宇湖水库、黄河镇水库、龙江湖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强化16座水库水源地保护,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加强用水需求管理,坚持开源节流,持续用力推进向家坝灌区引水工程和资中河库联网输水工程等重大项目,积极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

2.开展农用水保障行动计划。加快农田水利、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突出抓好301个贫困村水利扶贫攻坚,推进联合水库、两河口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建设,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到2020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的75%,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九)强化流域空间开发红线管控。坚决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布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扩大生活、生态空间,工业用地规模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最高不得超过30%。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6万公顷以上,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空间占比高于50%。探索建立流域空间开发负面清单,河流自然岸线保留率不低于50%,严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企业、园区,城市河流岸线200米内严禁无序商业开发,严格审查一切建筑物规划设计,严格控制标高、容积率,严禁破坏流域绿色生态系统整体风貌。

(十)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以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各类资金,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等给予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PPP等模式参与污染防控治理。设立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基金。积极争取发行各类绿色债券。推行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环境金融产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探索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建立单一项目或多个项目的平衡机制,确保不新增过剩产能和无效投资。加快全市“多规一张图”数据平台建设,充实完善环境基础测绘和规划数据,构建流域综合治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产业、人才、科技等相关配套政策。

(十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域治理地方立法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建立流域综合治理社会监督机制和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环境监管等管理体制。深化资源类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水权交易、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动建立沱江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积极倡导生态文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让绿色发展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十二)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联系副秘书长、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建立市县(区)联动机制,健全各级工作推进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分解,做到任务、时限、责任人“三明确”。加强统计监测和目标考核,对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进行表扬奖励,对工作不主动、不作为、不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严肃追责。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