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修新房、改电网、搞产业:帮扶单位为贫困村注入发展活力

http://www.scol.com.cn  (2017-02-20 07:37:16)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姜晓凤  

太平嘴村村办公室

帮扶人员走访贫困户

县经信局帮扶人员查看贫困户建房进展情况 (受访者供图)

2月18日上午,资中县球溪镇太平嘴村8组村民叶太平给鸡喂食后,就开始打扫起院坝来。院里有三间新房,是在村干部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建起来的。去年12月22日,叶太平一家人告别破旧的老房子,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2015年,资中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成为太平嘴村帮扶部门之一,他们为贫困户建房协调材料、筹集资金,联系企业帮扶贫困户,为太平嘴村制定了脱贫攻坚发展规划,带领贫困村及贫困村民,努力改变贫困面貌……

协调资金建材,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今年63岁的叶太平是太平嘴村87户贫困户之一,早年在干农活时不慎摔伤背部,现在做点重活就会疼痛,腿部也有多年的老顽疾。其62岁的妻子张碧芳患有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白内障等多种疾病,曾在资中、内江、泸州等多地就医,却依然没能治好。

老两口唯一的女儿已出嫁,考虑到父母无人照料,去年,女儿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举家搬回了太平嘴村。在去年12月之前,一家六口都居住于一幢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里。

太平嘴村村主任叶诚告诉记者,叶家的老房子已非常破旧,多年来,每逢暴雨季节,村干部们都很担心叶太平一家人的安全,常常因此睡不着觉。可村里多次建议叶家修建新房,叶太平都以无力建房拒绝了。

去年,叶太平家的房子被认定为D级危房,按照政策,建房能领到政府发放的2万元建房款。于是村干部们天天上门宣传政策,鼓励他们建房,作为帮扶部门之一的资中县经信局帮扶人员也曾多次上门劝说。

“村干部来了很多次,但我还是不想修啊,那时我觉得不用修。”叶太平说,之前他和妻子态度非常坚决,无数次拒绝了村干部和帮扶人员关于建房的建议。

遭遇如此“强硬”的拒绝,村干部和帮扶人员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三天两头上门,同时做叶太平女儿及女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帮忙劝说。最后,在村干部和帮扶人员以及女儿女婿的多方“夹击”下,叶太平终于松口答应建房。

去年10月,就在叶家老房子旁边的空地上,新房子动工了,12月22日,一家人就搬进了新房子。据了解,这次建房,政府出资2万元,资中县经信局出资4000元并与成实天鹰水泥有限公司进行沟通,协调出了10吨水泥。房子建成后,球溪镇民政部门还为叶太平家捐助了1000元。

记者采访当日看到,叶太平家大门外的地尚未硬化,但庭院内十分干净整洁,新房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台新电视机,并安装了直播卫星“户户通”。

“坝子打起了,看起干净多了,住起来舒服多了,娃娃耍也安全了。”看着干净的院坝,资中县经信局党委书记成贻钧说。他还嘱咐两位老人保重好身体,创造更好的生活。

同样,在太平嘴村1组,72岁的李孝兴与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李传西的生活也让村干部和帮扶人员们牵挂。10年前,李孝兴的妻子不幸因车祸身亡,留下父子俩借住在李孝兴姐姐家的土墙房里相依为命。

去年,李孝兴的新房在老房旁边动工建设。建新房共花费38000元左右,除了政府补助的2万元,其余的18000元都由县经信局协调资中县弘升药业有限公司承担。也就是说,没花一分钱,李孝兴和儿子就住进了新房。

协调电力,解决村民用电问题

太平嘴村共386户、1168人,由于变电设备不足,加上用电量逐渐增大,村里人多年来饱受电压不稳的困扰,常常遭遇停电。

6组的叶国堂就是受电压不稳影响的村民之一。农网改造以前,6组和9组用电是与太平嘴村的变压器统一在一起的,电压低成为所有村民的烦恼。身为村民小组长的叶国堂,经常接到村民们关于用电的投诉。

“电灯不亮,打米打粉的机器也用不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些问题。”叶国堂说,他家里也有打米机,每次打米都得选个用电人少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太平嘴村,电压低是全村面临的共同问题,而2组、6组和9组又是所有组中最严重的。资中县经信局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联系资中县电力公司,率先在2组、6组安装了新的变压器,如今6组和9组村民的用电从太平嘴村变压器里分离了出来,两个组共用一个新变压器。

叶国堂告诉记者,安装了新的变压器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农机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也再没有村民来向他投诉相关问题了,大家都很感谢资中县经信局和电力公司。

记者从资中县经信局了解到,帮助2、6、9组村民改善用电是他们对太平嘴村扶贫工作的内容之一,接下来,他们将在全村进行农网改造,改善全村村民的用电问题,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目前,电力改造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为电桩选址、协调土地等工作。

协调企业,为贫困村注入发展动力

“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不仅是解决贫困群众的眼前问题,未来的发展才是更加重要的,如何保障他们今后的生活,脱贫不返贫,产业发展是治本之策。”成贻钧介绍,除了改善住房、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县经信局还特别注重对贫困村及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帮助他们“造血”增收。

2015年8月以来,县经信局先后派出两名“第一书记”到资中县新桥镇文化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年多来,在“第一书记”和当地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文化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2005年起,文化村就有了种植栀子的习惯,村民们通常是把栀子鲜果卖给中药材公司或中间收购商。2015年,药材栀子市场销售价普遍偏低,农户收入大幅降低,因此在2016年栀子采摘前,资中县经信局派驻文化村的“第一书记”吴宗轩通过多方了解,并和局里领导商量过后,联系到了成都春盛中药材公司到村上进行实地调研,并商谈栀子收购相关事宜。至栀子收购季节,春盛中药材公司将文化村栀子全部收购,价格比2015年有所提升,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与此同时,县经信局还与资中弘升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由弘升药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5万多株栀子种苗卖给文化村村民。去年7月,新增的300多亩栀子在文化村的地里种下,它们将在3年后为村民们带来更多收益。

此外,“第一书记”还和村干部一起,与本地养牛大户达成协议,在文化村建设面积为100亩的专业养牛场,预计投资5000万元,养殖规模将达到5000头。目前,养牛场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吴宗轩告诉记者,养牛场建成后,文化村将成立合作社,组织村民种植玉米等作物专门提供给养牛场,而养牛场对种植户进行种植补助。届时,文化村村民个体与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将大幅提高,脱贫指日可待。

文化村1组村民刘傅祥种植栀子已10余年,去年,受助于弘升药业的低价种苗优惠政策,她又扩大了种植面积,目前已经种植栀子树约10亩。对刘傅祥来说,“第一书记”的到来和县经信局的帮扶,确实给村民们带来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益处。她说,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去年她家的栀子比2015年增收了好几千元。得知村里接下来将建养牛场,刘傅祥又开始谋划着去养牛场打工了。“我想去那里养牛,增加收入,把日子过得更好。”她说。(姜晓凤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