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中区: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

http://www.scol.com.cn  (2017-03-08 07:33:51)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周瑶慧  

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

——市中区开办154个“农民夜校”实现全区行政村全覆盖

厨师培训

市中区自去年11月全面启动“农民夜校”建设工作以来,按照19个贫困村先行开办原则,逐步开班授课。截至今年2月,市中区154个“农民夜校”全部完成挂牌并开班运行,实现了全区行政村“农民夜校”全覆盖。

强化组织领导 推动工作落实

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农村家庭能人的重要平台,“农民夜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助力脱贫致富的重任。

为顺利推进“农民夜校”工作,市中区第一时间召开全区“农民夜校”工作动员部署会,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中区“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加强了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随后又召集宣传、农工委、人社、就业、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及部分镇党委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召开座谈会,结合各部门职能职责,围绕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单位,推动工作落实。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推进,市中区决定在贫困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村家庭能人,通过能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此,在明确各镇(街道)党(工)委为“农民夜校”工作实施主体的基础上,由驻村工作组组长或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担任贫困村“农民夜校”校长,整体联动,层层压实责任。

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培训效果

今年2月下旬,永安镇石板村作为市“农民夜校”示范授课市中区分课堂,采取集中授课方式,邀请市委党校、内江师院讲师,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旅游等内容对区委组织部相关干部,各镇组织委员、永安镇石板村党员群众代表40余人进行培训。石板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莲表示,“现在石板村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专家的讲座是及时雨,对我们村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孔祥林是永安镇石板村的村民,当第一眼看到《乡村旅游产品与营销》课题时,孔祥林一头雾水。一堂课听下来,孔祥林有了七八分明白:“村里要发展乡村旅游,就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村民也可以通过做一些土特产生意脱贫致富。”

市中区充分听取农户的意愿,根据农时农事活动和培训需求科学合理安排,先后聘请社会办学力量、专家讲师、党校教师和师院专家到村现场授课,采取“集中教学”“分片分组教学”“上门送学”“远程辅学”等方式,邀请普通群众、党员、致富能人、业主等参加夜校学习。

同时对农民采取“菜单”式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职业技能等实用技术培训和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技能。叶家焕是石板村2组村民,在“农民夜校”参加农民厨师培训班学习后,目前已经在当地一家农家乐担任厨师,通过学习,有了一技之长,也增加了收入。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各种培训1139学时,培训14756人次。

整合教育资源  提升学习实效

在选择校址时,市中区以村办公阵地为基础,整合远程教育站点电脑、投影仪等硬件设备,实现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对农民的教学不能过于死板,要利用远程教学设备,通过音像视频等让农民掌握教学重点。”市中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庞敬宇说。同时,借助《远教先锋》电子杂志、“微甜城”微信公众号、手机红色信使等媒介,对学习阵地实现全覆盖。此外,依托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大力整合党员教育师资库资源,组建“夜校师资库”,及时与就业、农林、商务等相关部门联系收集整合培训项目、师资、经费等,建立项目资源库。

同时整合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等活动资源,采取“农民夜校+远程教育”“农民夜校+基地”“农民夜校+学院”“培训大篷车”等形式,组织引导党员教育“三学院三基地”、党校、职业学校等机构与农民夜校结对共建,提高夜校办学质量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农民夜校累计投入资金26.8万元,共配备专职教师40人、兼职教师147人,发放图文教材496册、音像教材55部。(周瑶慧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