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土地整理+扶贫:为贫困户铺筑增收致富路

http://www.scol.com.cn  (2017-07-25 10:41:35)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许秀莲  

黄桷桥村土地整治后承包给业主栽种柑橘

柳家嘴村新建的蓄水池

 

■项目名称:

内江市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

■目标任务:

2017年,实施内江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支持扶贫项目3个,涉及贫困村5个,计划总投资2190万元。

■牵头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

■责任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中区分局

■项目背景:

7月15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我市多年来实施了一大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3项,分别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通过对项目区内的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环境。

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村民可通过立体种植、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增收。同时,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新增了耕地,取得了占补平衡指标,履行了土地占补平衡义务,保障了社会各类建设用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实施内容:

2017年,由内江市国土资源局中区分局将土地整理项目与扶贫结合,负责实施3个土地整理支持扶贫项目,建设规模22000亩,预计新增耕地1700亩,项目主要幅射辖区5个贫困村: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市中区永安镇下元村、梁家沟村、瓦堆湾村,市中区凌家镇柳家嘴村。计划总投资2190万元,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投资590万元,农田水利投资500万元,田间道路投资1100万元。

计划今年底完成的土地整治扶贫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包括格田整理2701.96亩,坡改梯1087.24亩,旱地整理7438.26亩,水田整理1474.04亩;农田水利工程中包括新建囤水田埂13332米,农渠1368米,山坪塘15座,蓄水池22口;田间道路工程中包括硬化3米宽道路共7057米,硬化3.5米宽道路共6534米,新建生产路9625米。

■项目进展:

据市国土资源局中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坡改梯已完成90%,新建囤水田已经完成70%,山坪塘已经完成90%,蓄水池已经全部建成。硬化田间道路需在土地平整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全部完工之后进行,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对硬化后的道路造成破坏,计划在12月底全面建成。

■现场扫描:

7月14日,艳阳下的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显得格外山明水秀,一片青翠的柑橘树绵延一百多亩,长势十分喜人。村支书余华笑道,经过土地整治工程,土质得到了提升,部分地块在2016年底项目土地平整实施后,已经承包给了业主用于发展柑橘产业,栽种了果树。

“原来的土地土质薄弱,无论种什么,产量都相对较低,没有业主愿意前来承包,都是老百姓自己种点玉米之类的农作物,加上村里的劳动力大量外流,不够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整理完工后,土质有改善,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耕种条件更好,许多业主都看上了这片集中、平坦的土地。”余华告诉记者,经过调查了解,村两委选择了一名实干的业主,将土地承包给业主用于设施农业,同时将全村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130万元,集中参与到业主发展的设施农业中,计划8年后,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收入翻番。

黄桷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67人,若将产业扶贫资金均分给贫困户用于发展产业,每人仅可得约4869元,但黄桷桥村大部分贫困户都没有劳动力来发展产业,加上产业发展规模较小,风险较大,在征得贫困户们的同意后,村两委便选择了将产业扶贫资金集中参与到业主发展的柑橘产业中,委托业主发展产业,每年按照比例给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除了正常的土地租金外,全村贫困户都有产业效益分红,无论业主赚或是赔,都将连续分红8年,其中前两年人均分红800元,中间五年人均分红1200元,最后一年将达到人均分红1400元,实现“借一还二”。

记者发现,土地经过整治之后,土质变得十分松软,且土地边界处都有已建好的排水沟,下一步将对排水沟进行硬化。“今年4月,村里经过整治后的土地,由于降低了耕地坡度,耕地变得平坦,通过土地培肥,土壤更加肥沃。”余华说,“下一步,在一些易垮塌的地方,还会通过修建网格护坡来防止水土流失,为了切实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会配套修建80厘米宽的生产道。”

余华告诉记者,这一片土地4月份整治完工后,立即就有业主全部承包了下来,准备发展特色农业。

记者看到,路边新建的囤水田,除了其中一块蓄有水,其余3块尚未蓄水。“和那片整理后的土地一样,4月份建成后,就有业主来承包了,只是业主尚未进场。”余华说,原来没有修建囤水田的时候,田里根本无法蓄水,也没有人来承包,“栽种稻谷如果抽水灌溉,投入成本大,产量也不高,所以在没有蓄水设施、本地人又大量外出务工的情况下,许多田地都无人耕种。”

在凌家镇柳家嘴村2组,关系全组生产用水的山坪塘于今年3月建成,并蓄了水养了鱼。今年村民们栽种水稻时便已经将储蓄的水部分用于灌溉。

而对于土地在山上的柳家嘴村1组村民而言,引水灌溉十分成问题。“山上没有蓄水池,水源匮乏,老百姓要灌溉,就必须从山下挑水上山,或是用机器抽水上山,但抽水上山投入成本大,两个方法都耗费大,因此大部分土地都无人耕种。”村主任肖长生说。

今年4月,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灌溉水源匮乏处,修建起了一个蓄水容量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并配套修建了引水沟,只要下雨,便可将山上的雨水引流至蓄水池中储存。“蓄水池建成后,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的灌溉难题。”肖长生说道。

据肖长生介绍,今年4月,柳家嘴村修建起了囤水田、蓄水池、山坪塘,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灌溉的水源,又为村民们发展种养业提供了条件。(许秀莲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