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以“禽”开路抓“桑”机:特色产业托起村民致富梦

www.scol.com.cn  (2017-12-11 11:19:57)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许秀莲 万相君  

以“禽”开路抓“桑”机:特色产业托起村民致富梦

——东兴区三烈镇对坡村脱贫攻坚小记

王瑶(左)查看管光秀家饲养的鸡

村民们在省力化蚕台处参观学习

“回去和家人商量下,养蚕挺不错的。”“这次学到了新方法,回去还可以扩大养殖规模。”……12月6日下午,一辆从自贡市荣县驶往内江市东兴区的大巴车上,气氛欢乐而热闹。来自东兴区三烈镇对坡村的村民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这次到自贡市荣县过水镇学习参观当地蚕桑养殖的感受。

对坡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壮年劳动力,虽早年间有过发展蚕桑的传统,但因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村内的蚕桑发展每况愈下。村民缺少有力的经济支柱,生活水平较低。

对坡村“第一书记”王瑶了解到对坡村的整体情况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对坡村不断开出脱贫良方——

因地制宜,看准生态小家禽商机

在对坡村5组一栋两层的砖房前,两名年约10岁的小学生正坐在板凳上做作业;一名年约40岁的妇女拿着塑料桶从屋内出来,前往屋旁的鸡舍喂食;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背着背篼朝家里走来。老人步履蹒跚,一步一步走得略显吃力。这便是脱贫户管光秀一家。

今年63岁的管光秀因早年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导致双手残疾。今年6月,她被东兴区残联鉴定为二级肢体残疾。丈夫苏崇亮去年因病逝世,管光秀如今与儿孙一起生活。

看到王瑶,管光秀放下背篼,拉着她问是否需要土鸡蛋和土鸡,同时表示家中余下已经不多。“没事,你先攒起来,到时候订单下来了,我一起来收。”王瑶走到鸡舍查看了管光秀家饲养的鸡长势,建议她明年多养一些。

2015年8月31日,在东兴区地方志办公室任职的王瑶被派驻到对坡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对坡村缺少主导产业和缺乏劳动力的现状,王瑶逐户走访,征询村民对村上发展何种主导产业的意见。虽然村民提出的意见并不统一,有提出发展果树种植的,有提出发展蔬菜种植的,也有提出发展水产养殖的……但通过走访,王瑶发现了一个“商机”。

“我发现,对坡村每家每户都在喂养小家禽,且都是纯粮食喂养,没有添加任何饲料,这样的小家禽正是城里人十分青睐的。”王瑶眼前一亮,与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将村里的主导产业定位为小家禽养殖。她坚信,以生态方式养殖的小家禽,产品质量优,绿色无公害,经济效益好,且对养殖户的体力和技术要求较低。

“村民们养殖的小家禽数量都不多,养成后,大都是自己背着到镇上售卖,价格并不高,除开路费,所得并不多。如果我能给他们建立一个销售平台,统一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不仅为他们节省了路费,还解决了销路问题。村民们只需要专心喂养,收入还比以前提高了。”王瑶说。

对坡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365户102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62人,家家户户都养殖有小家禽,产品供应不成问题,如何打开销路才是重点和难点。

广开销路,村民和村集体实现双赢

今年5月18日,王瑶开始尝试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销售对坡村的土特产品,得到不少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这给王瑶增添了信心。她一边号召村两委干部在个人朋友圈进行推广和销售,一边设计了小家禽以及土鸡蛋等产品宣传单,张贴在东兴区各个小区的公告栏内,并在朋友的实体店开展线下推广销售。

通过村民散养—客户下订单—村干部收购、送货的方式,对坡村的土特产品销量日渐看涨。

市场逐渐打开,王瑶便单独创建了“三烈镇对坡村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号推广和销售对坡村产品,由村干部轮流运营。在产品收购时,优先收购贫困家庭的产品,且无论是不是贫困户,都以高于三烈镇农贸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如:三烈镇农贸市场鸡蛋卖10元10个,收购价为11元10个)。

王瑶告诉记者,因为目前的客户群主要居住在内江城区,内江城区土特产零售价与三烈镇农贸市场销售价格有差距,因此,收购价与最后售价之间的差价便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这样既让村民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清零’,实现了村民与村集体互助共赢。”

为了提升产品形象,对坡村村两委通过农村电商平台购买了小家禽、鸡蛋的包装盒,并设计了对坡村的品牌标签。同时,通过帮扶单位积极协调,对坡村在内江城区设立了一个提货点,便于客户自提。截至12月8日,对坡村小家禽养殖产业共卖出小家禽70余只,鸡蛋3240枚,村集体经济收入3445元。

除了发展小家禽产业,王瑶对村内其他产品的推广销售也很上心。桃子、蜂蜜、花生、西瓜……王瑶的朋友圈时常活跃着对坡村的产品,按照王瑶的话说就是,只要村民有什么需要帮忙销售的,有客户愿意购买的,她都能收购来进行销售。

今年6月27日至7月5日,王瑶以及对坡村驻村工作组成员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帮助对坡村2组村民林玉仙售卖了桃子300余斤,在助农增收的同时,还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

下一步,对坡村将成立对坡村小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对坡牌”土特产商标、开通“对坡村土特产”微店,壮大对坡村小家禽产业,打造对坡村土特产特色品牌。

学习取经,蚕桑养殖再迎希望

过去的对坡村,跟三烈镇其他村一样,都是以蚕桑作为主导产业。但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流,加之不知何时传开的“养蚕致癌”谣言,对坡村的蚕桑业渐渐衰落,到今年仅剩3个家庭还在养蚕。

仅靠小规模的家禽养殖,收入十分有限。王瑶希望对坡村还能发展起更好的产业。一番考察后,基于三烈镇多年来的蚕桑发展背景,以及周边贫困村芋河村如火如荼的蚕桑业发展情况,王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院坝会等与村民交流沟通,征求全村村民意见和建议。

今年6月30日,由王瑶及对坡村农技员和驻村工作组牵头协调,对坡村与牛皇村、芋河村三个贫困村组织村“两委”班子、驻村农技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0余人,到资中县配龙镇、球溪镇学习蚕桑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寻求扶贫攻坚新思路、新方法。一行人先后参观学习了配龙镇正均保健饮品有限公司、资中县球溪镇高坳村常元果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详细了解了桑叶茶的制作工艺和果桑技术管理、对外销售模式及经济效益等情况。

12月6日,在长沙玉诚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内江分公司的爱心赞助下,由王瑶及对坡村农技员、驻村工作组牵头协调,再次组织对坡村有蚕桑发展意向的8名村民与仍在养蚕的3个家庭成员代表一起,前往自贡市荣县过水镇学习蚕桑养殖技术。该镇蚕桑养殖户张善彬利用省力化蚕台养殖,年养蚕70张,年收入达14万元。

张善彬养蚕获得的可观收入,让前往参观的村民十分惊叹,而养蚕采用的高效技术也让村民们心动不已。

对坡村3组村民苏崇凯也在此次参观人员中,他是现在村里仅剩的3户养蚕户之一。今年以前,他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苏崇凯虽养蚕多年,但因采用传统养殖方式,且劳动能力有限,多数时候,苏崇凯一年只养3张蚕,年收入数千元。今年,他养了8张蚕,收入18000元左右。虽实现了脱贫,但致富路上,他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参观完张善彬的发展模式后,苏崇凯表示,他将把学习到的新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并在驻村农技员和帮扶单位的技术支持下,扩大养殖规模。此次参观学习,苏崇凯还特地叫上了儿子,打算让儿子返乡与自己一起发展蚕桑养殖业,“我一直很看好蚕桑业,儿子在外务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回来和我一起应用新技术养蚕,相信致富不成问题。”

看着村民们热情高涨,对未来的蚕桑发展充满期待,王瑶十分开心。“希望这次学习后,有意愿发展蚕桑业的村民能积极行动起来,等这批村民发展壮大后,其他村民看到了效益,也能跟着学习、发展,大户带小户,对坡村就会越来越好。”(许秀莲 万相君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