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www.scol.com.cn  (2018-01-02 10:47:17)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  

威远县新店山水田路综合配套

威远县人民医院到龙会镇五皇村开展送医送药下乡

威远县扶贫日集中宣传活动

威远县爱心企业捐款仪式

2017年,威远县完成3963名贫困人口脱贫、21个贫困村退出、141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0.9%,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感恩奋进课堂

明确工作思路

明确“六清六改六破”工作思路,有力地指导推动了威远县脱贫攻坚工作。

“六清”把准脉,做到脱贫对象清楚、贫困现状清楚、脱贫方向清楚、脱贫措施清楚、帮扶责任清楚、脱贫效果清楚。

“六改”开好方,努力改善产业发展、改善村组道路、改善水利设施、改善住房条件、改善民生服务、改善精神面貌。

“六破”见成效,着力破解增收难、破解出行难、破解用水难、破解住房难、破解服务难、破解主动脱贫难等问题。

威远县小河镇贫困村茶叶种植基地

创新工作方法

压实工作责任。县、镇两级成立了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党政一把手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出台了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压实了联系县领导、帮扶部门、镇村及帮扶干部的脱贫责任。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脱贫攻坚资料“月清季结”机制,加强脱贫攻坚痕迹管理。

创新工作方法。编好“一个”脱贫规划,因地制宜为每个贫困村、每户贫困户分别编制退出规划、脱贫规划。选对“一批”帮扶队伍,精准选派“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力量全覆盖。搭建“一个”工作平台(资金整合平台),实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村集中,民生项目向贫困户集中。选准“一项”增收产业,采取“136”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即全县1个产业扶贫规划,3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贫困户实现6项收益(承包土地租金收益、就近务工工资收益、返包管理劳务收益、产品销售现金收益、入股分红股金收益、托管代养保底收益),破解了增收难问题。

县领导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聚焦工作重点

整合项目资金2.56亿元,强力推进22个扶贫专项计划,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抓产业扶贫。将产业扶贫纳入威远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连片建设、整体提升,政府引导、主体带动,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136”产业扶贫模式,推进贫困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每个贫困村有1个产业示范带动基地、1个农业专合社,每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产业。2017年,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

抓集体经济。充分利用产业扶持基金、财政扶贫资金,推行“专合社+村集体+贫困户”模式,采取入股合作经营、财政投资收益扶贫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高石镇禾丰村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万元,引进业主建设高密度水产养殖池,财政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4.2万元,全村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分红425元。

抓基础设施。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有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和农村书屋,丰富了贫困村文化生活。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2017年改造村组道路97公里,新建便民路50公里、蓄水池60口,整治山坪塘50口、渠道45公里;改造低压线路26.9公里,新建通信基站4个;解决151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抓易地扶贫搬迁。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任务、倒排工期、责任落实“三个清单”,明确住房设计、住房面积、安置补助、申报程序“四个标准”,统一规划设计、质量标准、工程时间、检查验收,全县593户141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抓政策兜底。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对3363名贫困学生发放教育扶贫救助基金534.12万元; 2017年资助贫困户各阶段学生738人次51万元,全县无1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认真落实医疗扶贫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率100%,贫困人口就医实现“一站式”结算,个人住院费用控制在10%以内。将符合低保政策条件的4020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纳入低保政策兜底。开发公益性岗位345个,每月人均400元。

抓感恩教育。扎实开展“两教两评三比”活动,即教孝心、教感恩,评“好婆婆”“好媳妇”,“比勤劳”“比卫生”“比精气神”,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信心和动力。开展“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行动,保持乡村环境清洁卫生,引导贫困户逐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文图由威远县扶贫办提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