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汪家村探索“村集体+N”模式: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

www.scol.com.cn  (2018-02-28 09:59:23)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许秀莲  

日前,在隆昌市普润镇汪家村馥巍农业科技大棚内,脱贫户肖昌媛身着深色羽绒服,系着蓝色围裙,正在给太空番茄剪枝。她还不时与身旁的村民交谈,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

今年是肖昌媛到馥巍农业公司就业的第二年,她现在的工资已从1500元涨到了1800元。既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肖昌媛十分满足:“两头都能兼顾,比外出务工强!”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肖昌媛的变化得益于汪家村引进社会资本,并有效利用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着力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村集体+土地设施双集中”“村集体+资产资金入股”“村集体+服务管理拓展”的招商引资型“村集体+N”经济发展模式,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依托园区

完善村集体产业基础设施

沿着隆界快速通道行驶至汪家村地界,便能看见馥巍农业科技产业园(花漫水乡)。这里的路面宽阔,树木林立,中药材、果蔬、花卉基地一个接着一个,鸟语花香,环境舒适。

汪家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300户89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89人。村民以种植粮食为主,2014年以前无特色支柱产业。

党的十九大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3年10月,汪家村成功引回本村籍在外成功企业家范晓军,在汪家村创办了四川省馥巍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支撑,以现代休闲创意农业为助力,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馥巍公司实行“先付款、后用地”的租金预付制,对租用的土地当年付清第二年的租金,赢得村民们一致认可。依托园区建设,汪家村流转出土地950亩,占全村幅员面积的53%,人均财产性收入增加(土地流转租金)900元/年。其中,汪家村通过整理荒山、土坡等零星土地,形成村集体土地10余亩,将土地流转给馥巍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700元。

借馥巍公司发展之势,自2015年以来,汪家村落实扶贫、新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共570余万元,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村硬化水泥道路5.5公里,新建生产便道4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便民路。

由村“两委”牵头,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同时依托企业发展,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村集体+土地设施双集中”模式,为汪家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了新局面。

增加收益

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脱贫户肖宗英是汪家村1组人,今年54岁,她因母亲患病,只能长年在家照顾母亲并务农,收入不多;她的丈夫在外务工,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后来,家里的土地都流转了,一年多了1000多元收入。”肖宗英说,虽然增加了土地流转金,但仍不能满足全家人的生活。

汪家村“两委”了解到肖宗英的家庭情况后,积极与馥巍公司协调,优先聘请已流转土地的贫困户到产业园区从事电工、栽植、除草、采摘、保洁等工作,并将贫困户就业年龄放宽到68岁。

2017年初,肖宗英进入馥巍公司工作,成为蔬菜科技大棚内的管理员之一,每月有工资1800元,这让肖宗英乐开了花,“工作不是很辛苦,而且离家还近,工资也合适,再好不过了。”

据汪家村第一书记李琳介绍,馥巍公司的园区常年有200人左右务工,其中贫困户35~45人,年人均收入达15000元,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不仅如此, 汪家村还与馥巍公司商议,创新土地返包方式。“在花卉、果树栽下后,馥巍公司按照统一管理的原则,把种植园区划成10~100亩不等的小地块,返包给村里的贫困户管理,由公司提供有机肥、生态农药,并支付承包管理费,贫困户负责施肥、除草、摘果等,每户贫困户每年管理费可得300~500元/亩。”李琳告诉记者,2016年,馥巍公司将产业园区380亩土地返包给12户贫困户,贫困户人均实现收入800元。

2016年底,汪家村顺利退出贫困村,村里所有贫困户也全部脱贫。“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现在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已达13000元。”李琳说。

汪家村作为全市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之一,2016年11月,接受了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对内江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民宿达标户创建的抽查,顺利通过并获得了专家肯定,2017年1月被省旅发委、省扶贫和移民局评定为“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

村民范国富利用自家房屋打造的民宿便是汪家村目前唯一的达标户。记者来到范国富家中时,他与女儿正在打扫房间。一床一柜,简单朴素却异常温馨,有着农家小屋特有的韵味。

自花漫水乡开园以来,在外务工的范国富便看准时机,返乡开了这间民宿。“平时人不多,节假日或是周末,游客多起来时,家里便住满了人,一年收入近7万元。”范国富一边整理被子,一边笑道。

结合隆昌市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汪家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创意农业为手段、农耕文化为灵魂,大力推进农旅结合、产村相融取得良好成果。2016年,全村接待省内外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综合性收入52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00人(其中贫困户100余人),人均增收约1000元。

与此同时,汪家村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生态“稻+渔”、柑桔、皂角、秋葵、畜禽养殖等产业,并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农家乐、超市等服务业,贫困农户人均实现增收1200元以上。

村企“联姻”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早在2014年,我们村便有了成立公司的想法,因为村内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但大多务工人员的工资并不高,因此想要成立一个劳务公司。”汪家村村支书陈孝东说,2015年8月,汪家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花漫水乡也初具规模,为了便于管理,成立公司或是专合社的想法便日渐强烈。

2017年7月,汪家村“两委”牵头成立汪家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所有的管理、理财、监督等人员全部由村民选举产生,并由汪家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与馥巍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用建设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各类设施形成的村集体资产,折价入股,共同经营,按照投入资金占比将股权量化到村集体、企业、集体成员,按股权比例进行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等,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8万元。

“省上给予贫困村的5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也采取了‘一事一议’的方式,经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全部入股馥巍公司。”陈孝东说,根据协议规定,馥巍公司每年将根据入股基金的6%反馈给村集体,并在公司运营成熟阶段,对村集体进行二次分红。而村集体获得的年收益除30%用于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正常运营外,其余收益全部用于扶持贫困户、公益服务和分配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我们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遇上重大疾病、灾难的村民,经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帮扶方案。”如此,采取村民自治的方式,更能增强村内的黏性,促进村内的和谐稳定发展。(许秀莲)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