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全力以赴,书写脱贫攻坚新答卷

2019-12-12 10:00:56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

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现场指导

马鞍镇楠木岩村养蚕特色产业初见成效

马鞍镇楠木岩村养殖户喜领蚕款

为贫困大学生献爱心

在黄石坎村举办脱贫攻坚文艺汇演

高楼镇三岔村国顺兔场

利用扶贫基金和贷款修建的黄柳村土鸡养殖场正式投入使用

甘露玉皇新村

资中县双河水厂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资中县继续强化脱贫攻坚意识,围绕“确保当年、巩固往年、全力冲刺、提质增效”的思路,精准聚焦24个贫困村“一低五有”和6520人“一超六有”标准,提早安排部署、狠抓驻村帮扶、突出双业发展、创新销售体系、强化问题整改,大力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打好脱贫攻坚阶段性战役。截至目前,全县102个贫困村已实现全部退出,23098户65465名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后数据),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

狠抓工作责任落实

健全工作组织架构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统筹研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乡镇党委书记例会,会商研判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健全综合督导体系。推行“蹲点督导、专项督查、预判评估、验收检查”立体督导方式,实时掌握工作动态,为全县科学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狠抓驻村精准帮扶

选优配强尽锐出战

帮扶力量实现全覆盖。向245个村下派第一书记245人、驻村干部204人、驻村农技员253人、扶贫专家服务团23人。深化“第一书记工作联盟”,全面落实帮扶政策,全年共发放第一书记激励资金10万元。强化农业科技扶贫,帮助指导贫困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300余份,培育科技示范户408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6户。

狠抓专项精细化管理

下足攻坚“绣花”功夫

抓政策落实。全面完成1805户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筹集资金21万元资助300名贫困农民工子女上学,向17549名贫困学生发放寄宿生活补助金1082万元;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免费健康体检等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代缴率100%;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发放残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1779万元,贫困户低保金234万元;落实产业到户资金4172万元,鼓励贫困户发展“小菜园、小果园”等“庭院经济”;落实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5355万元,大力发展资中血橙、不知火等“五个一”特色产业。成功注册了“甘露永跃枇杷”等9个四川扶贫公益商标。抓实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投入县级资金9847万元,改造县、镇道路66.913公里。抓实社会扶贫。在全县组织开展“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栋梁工程”等活动,筹集资金50余万元(物品),帮扶974户贫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狠抓资金精准投入

强化资金管理使用

加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争取和投入。争取省级、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256万元,今年本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876万元。统筹发挥“四项基金”作用,“四项基金”总规模500万元,累计使用351.78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414人次。强化金融保险扶贫,累计发放小额信贷3931.54万元。

狠抓工作提质增效

对标问题真抓实改

抓实“1123遍访”问题整改。突出“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对全县102个贫困村779个非贫困村、2万余户进行大走访、大排查,对问题全部进行整改。

狠抓智志双扶

内激动力外聚合力

依托33个“益农信息社”、386个“农民夜校”平台和253名农技员队伍技术优势,大力开展贫困户技能、技术培训,提升贫困户技能。选优育强能人,实施农民夜校“量质提升计划”,围绕血橙、黑猪、鲶鱼等主导产业,创建乡土人才培训摇篮—“乡村振兴学院”,培训“第一书记”“农村家庭致富能人”等800余人, “魔豆妈妈”项目帮助560名贫困妇女实现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开展“感恩兴农”专题宣讲活动102场次,激发内生动力,受教育群众1200余人。

脱贫攻坚特色亮点

创新“1123遍访”行动

着力开展“查、找、补”

对全县102个贫困村、2万余户贫困户开展全覆盖遍访,在“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三个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建立贫困户“蓝色、黄色、红色”“三线”预警台账,实行因户施策、动态监测。通过“定整改时限、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成效”的“三定”推动整改。

创建“乡村振兴学院”

着力培育技术型人才

采用“外聘+签约+推荐”方式,组建“实力雄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100余名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党规党纪和乡村振兴等五大主题开设“产业振兴金色课堂、人才振兴蓝色课堂、文化振兴橙色课堂、生态振兴绿色课堂、组织振兴红色课堂”“五彩课堂”。同时,开设“群众教育、军事训练、团队协助、农耕体验”等拓展课程,构建“1+5+N”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党性教育基地、产业发展实训基地、基层治理示范村(社区)”三大类别现场教学点30余个。

创新销售体系

推动扶贫产品向扶贫商品转化

围绕全县“五个一”主导产业,通过“组织引领、政策支持、人才支撑”强化保障体系,推动扶贫产品人才与渠道相统一;把好“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优化供给体系,推动扶贫产品供给与需求相统一;完善“品牌效益、流通水平、营销层次”配套体系。

创新开设“防贫保”项目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

创新与保险企业合作构建“防贫保”项目。“防贫保”保费按照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年度国家贫困线标准两项指标划定预警线,将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导致存在骤贫、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保障范围。保险公司参与项目运作,负责对有返贫风险的贫困人群开展防贫核查、防贫保险金赔偿发放等服务工作。县扶贫开发局严格进行监督,并对防贫保险金的审核、发放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防贫核查公开透明,防贫保险金发放科学合理、真实可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