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内江市加快建设川南经济区人才高地

http://www.scol.com.cn  (2017-09-14 09:35:26)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刘小玲  

“人才强市”东风劲吹

——内江市加快建设川南经济区人才高地综述

高端人才选聘活动(资料图) 李仁胜 摄

这是一个依靠智慧的时代,知识的力量注入每项奋进的事业。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创新的光芒洒向每寸发展的土壤。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市委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川南经济区人才高地。

一年多来,内江市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等制度和政策体系。致力高端引领,大力实施“甜城英才引进工程”、人才发展“三百计划”,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深化联系服务人才“暖心行动”,完善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政策……

在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人才”二字已经深深镌刻在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版图上。

人才优先,集聚科学发展“第一资源”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内江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转型升级新要求,都为内江人才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内江也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导致人才吸附能力不足、成渝两市“虹吸效应”加大导致的高层次人才外流等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内江提出建设川南经济区人才高地,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集聚“第一资源”。

“人才优先发展”正在从一句口号、一个理念,转变为一系列有力的政策、一系列具体的项目,涉及到我市人才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出台《内江市人才发展“三百计划”实施办法》,着力引进和培养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优势产业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精英100名、创新人才100名、创业先锋100名,在培训、科研等方面兑现了185万元的资助,培育了一批支撑内江跨越发展的“塔尖人才”队伍。

在建设“人才特区”方面,我市依托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江农业科技园区开展“人才特区”建设试点,重点聚集拔尖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要素,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的先导区、人才高效聚集的示范区。

在推动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方面,我市出台《内江市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从实施“内江市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举办创业大赛等9个方面,对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给予扶持。

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方面,我市充分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就业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人才教育培训资源,统筹安排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每年培训各类人才40余万人次。

在一系列政策与举措的强力实施下,一系列“人才红利”充分释放,全市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正加快形成,正逐步实现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同频共振。

开放引才,构筑揽才聚才“强力磁场”

引进的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可获得300万元-100万元不等的项目工作经费;引进的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市级学术带头人及拔尖人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人才,可获得50万元-20万元不等的补助;引进的博士和硕士可获得20万元和10万元的补助;在服务期内的引进人才,在内江购买住房的,由市财政给予150元/平方米的购房补贴……

在这些政策激励下,全市选才引才行动热潮涌动。

按照《内江市“甜城英才引进工程”实施意见》,为引进人才给予工作经费和专项补助、提供住房便利、搭建成才通道,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引进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力求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带动一个人才群体、发展一门学科或技术、加强一个领域的工作。

2016年11月26日,134名通过资格初审的考生走进设置在四川大学的“内江考场”接受现场考核,角逐我市提供的62个急需紧缺岗位;12月2日,内江市“甜城英才引进工程”2016年专项选聘活动(重庆站)又在西南大学启动。

在两场选才活动中,内江给出的优惠选才政策和用人条件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竞聘,“内江引力”效应明显。

事实上,从2015年起,我市连续2年组建由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成的“100人招才团”,到成都、重庆高校开展集中选聘活动,并首次采用“考场外移”,将选聘人才的主战场设在高校,资格审查、面试考核同步进行,提高选才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原则,依托省“海科会”“科博会”等平台,连续三年举办“海外高端人才内江行”、“海科会·内江专场”、“海外高端人才走进内江”等活动,积极帮助在内企业与海外高科技人才、项目对接,活动现场共签订合作协议31个,签约金额32.76亿元。

“外引”高层次人才、“内培”技术型人才。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我市还邀请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教授到园区开展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专题培训,同时选派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赴清华大学、成都高新区等学习培训。

人才聚,则事业兴。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正用智慧和力量,推动我市在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征途上不断前进。

人尽其才,插上内江发展“腾飞之翼”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如何让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下?内江的做法是,深入实施“暖心行动”,探索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新模式。

按照《内江市“联系服务人才暖心行动”八条意见》,我市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资金上扶持,提出了联系优秀专家人才、开展好重点走访、开辟绿色通道、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强化表扬激励等“暖心”措施,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专家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同时,开展“内江市有突出贡献人才”等评选表扬活动,近年来共表扬各级各类专家人才650人(次),兑现奖励315万元,充分激发了各类专家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人才落地需要发挥才智的舞台,人才队伍的培养,也需要好的载体。为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我市积极创建聚才载体,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尤其是加快探索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在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先行先试,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内江成为川内继成都、绵阳之后第三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市州。三个“国”字号园区无疑是引领内江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的“动力引擎”,也是推进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

顺势而为,“人才特区”应势而生。以建设川南经济区人才高地为目标,在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内江农业科技园区三大产业园区一体化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人才驱动”实现“创新驱动”。

内江经开区围绕自身“3+1”特色产业,针对产业链精准化招才引智,重点引进和培养产业关联度高的紧缺型产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内江高新区立足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成果转化,突出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目前内江高新区正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积极做好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的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内江农业科技园区紧扣农业科技创新这条主线,引进和培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才。

在内江经开区,我市引进的全省“百人计划”人才丁兆博士,组建汇宇制药公司(国内首家通过欧盟GMP认证的抗癌制剂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洲各国。其实,丁兆只是我市引进高端人才的一个缩影,在他身后,是一道由无数海外高层次人才构成的绚丽风景。

看企业——浩物机电新引进高技能人才6名;恒通制药引进博士、硕士5名;基元生物25%在职员工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

看人才——汇宇制药丁兆、梓橦宫药业唐铣、恒通制药郭亮、效率源公司梁效宁和徐超明、金鸿曲轴田斌、苏宁云商蒋艳、凯创科技王应华等成功入选全市“三百计划”。

高层次人才在引领创新创业上的效果立竿见影,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了领军人才的重要作用。

仅内江经开区而言,推进产学研用,已建成专家(博士)工作站4个,促成效率源、浩物机电等企业与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校企合作78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5项。

事实上,遍布全市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行业技术领头人和科技明星,正发扬“敢挺、苦干、实拼”的精神,努力探索实践,充分发挥“第一资源”的“第一作用”,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献智尽力。

千帆竞发人才为先,百舸争流再创辉煌。

举目甜城大地,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星璀璨的崭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我们坚信,在“人才强市”的东风吹拂下,人才之基终将托举起内江实现“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更加美好的明天。(刘小玲)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