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内江市打造和谐相融绿色城乡环境综述

http://www.scol.com.cn  (2017-07-24 09:59:09)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刘小玲/文 王斌/图  

人人动手,共绘绿色城乡新画卷

——内江市打造和谐相融绿色城乡环境综述

甜城湖

夏日甜城,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

漫步城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街道干净整洁;行走乡村,生机盎然,空气清新,庭院洁净如新。甜城大地,城乡相融,铺展出一幅幅美丽的绿色生态画卷。

环境共治、城乡统筹,打好“一增一减一治”组合拳

“增树增绿”“减排减污”“环境卫生治理”,“一增一减一治”,这是内江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绿色城乡打出的“组合拳”。

阳春三月,在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的山头,新栽植的小树苗迎风摇曳,为这片空地披上了绿装。带来这变化的,是我市参加2017年内江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的机关干部、部队官兵。他们用实际行动,掀起了大规模绿化内江的造林热潮。

在中心城区,内江市加强了130万平方米道路绿地的日常管护,今年上半年,共清除死树200余株,更换草坪、灌木13500平方米。

在城区以外,内江市重点开展造林绿化、森林城市建设、绿化成果保护等行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完成营造林5.4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96万株;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程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和铁路两侧公路里程绿化98公里,完成江、河、渠、库、堰两侧或四周里程绿化83.6公里;重点推进内江沱江流域绿化,共造林2.11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09万亩,绿化县乡道59.5公里;实施国有林管护13.8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2.37万亩。

绿色发展,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在“减排减污”方面,内江市以城市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着力改善我市城区环境质量。

蔬菜水果等各种摊点占道经营、超范围经营,部分餐馆和茶馆占道摆放桌椅、撑杆搭棚……东兴区枇杷街、榕树巷占道经营乱象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东兴区城管执法大队对枇杷街两处临时摊区进行了规范,并对超出临时摊区范围的占道摊点进行了取缔;对榕树巷部分餐馆和茶馆占道摆放桌椅、撑杆搭棚现象进行了规范。

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内江市在城区开展卫生死角整治、“牛皮癣”专项整治、露天烧烤整治、占道经营整治、违法建设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整治、精细化占道停车管理等;在场镇和乡村重点开展“机动车定点定向停放行动”“村民院落摆顺、扫干净行动”,以及污水垃圾治理等,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形象。

市中区马鞍山变电站至大修厂一线属于城郊结合部,周边常年倾倒、堆放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附近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今年4月初,市城管执法局动用垃圾运输车6辆,挖掘机1台,铲车2台,对该路段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在近一周的集中整治中,清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31车共16余吨,并安排环卫工人每天进行清扫保洁,为居民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记者从市治理办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全市共清理城区卫生死角垃圾500余吨,清理水面漂浮物3100吨,清理河道污泥6.7万吨; 清理和规范流动商贩及越门占道经营2.6万起,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4300块,清除“牛皮癣”4.3万处;治理机动车违章停放6.7万起;治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150处,查处抛洒建筑垃圾车辆410辆。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实施“一增一减一治”,一场城乡统筹、环境共治的攻坚行动正强势推进,内江正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和谐画面。

治水治污、城乡兼顾,打好污水垃圾治理攻坚战

针对污水和垃圾问题,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沱江是内江的根脉,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黑臭水体治理则是内江开展治水治污、保护母亲河的一记“重拳”。

7月22日,星期六,大暑。

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在谢家河湿地公园二期施工现场,工人们依然顶着烈日,挖掘机、运输车来回穿梭,现场一派火热景象。而临近的清溪湿地公园,鲜花草坪、小桥栈道、绿树成阴……在黄昏时刻,迎来不少市民在此散步、健身,尽情享受着公园的美景。在不久的将来,谢家河湿地公园二期也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生态绿地空间。

这只是内江治理城乡污水垃圾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以来,内江运用PPP模式整体打包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成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实施进度较快的市州。

在上个月召开的沱江流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沱江流域7市齐聚内江、联手治污。从谢家河—清溪湿地公园黑臭水体整治现场到东兴区垃圾压缩站及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再到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现场,“内江经验”引来兄弟城市的关注与思考。

对于像谢家河—清溪湿地公园这样的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与城区重点涉水项目,以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内江均打包整合,采用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PPP模式建设,实现了城区、县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域全覆盖。“城乡兼顾、统一打包”,成为我市开展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则。

据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市城镇污水PPP项目已完成前期摸底排查和专项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将于7月底完成;与此同时,城乡垃圾PPP项目方案也在加快编制中。两个PPP项目今年底有望招引到社会资本并启动建设。目前,内江已吸引20多家社会资本愿意参与合作。

而在未找到合适的投资方时,内江采用先由政府主导建设,待寻求到社会资本合作后,再通过置换方式收回政府投入的方式保障项目如期完成。在这样的建设思路指导下,内江城区饮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即将建成投用,内江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也将于9月底建成投用。

与此同时,在市中区白马镇,新建的白马镇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目前,厂区建构筑物、土建及装饰装修工程已完工,设备安装已完成,已具备通水试运行条件,待主管网建成后,预计今年9月就能全线贯通运行。届时,白马镇场镇居民的生活污水将实现无害化处理,有效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从城市到乡村,城乡兼顾的治水治污行动正在全面打响!

绿色发展、城乡共享,绘就幸福美丽内江新画卷

小青龙河是沱江北岸一级支流,流经东兴区10余个乡镇。东兴区正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垃圾站(点)等设施,实施河道整治、农村综合整治、沿岸生态景观和上游污染治理等工程,促进水环境持续稳定改善。

每到周末,不少市民便会来到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的小青龙河边休闲,昔日散发着刺鼻气味的“臭水沟”已变成城市的生态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工程实现了向农村延伸,推动了农村环境改善与提升。小青龙河景观绿道的修建,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来这里度周末,更改善和提升了沿线乡镇和乡村环境,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

从城区到乡镇,再到农村,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也将惠及城乡群众。

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县)处理”模式,我市正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从投放源头至市(县)垃圾处理的收运、处置体系,主城区、县城、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85%、70%。同时,通过三年行动,有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确保主城区、县城、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90%、50%。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在一步步改善和提升城乡环境的同时,内江还确立了一个个小目标。

以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为契机,目前城区内新建和改造的城市主干道,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新开工建设的公园、绿地都要具备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功能。这些具备雨水滞留和调蓄工程的绿地、湿地,既让城市具备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为城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城市景观。

其中,穿城而过的沱江,形成“九曲十一弯”自然景观,承担着城市泄洪、生态保育等自然廊道的基本功能,是内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态廊道。内江市在打造沱江生态廊道上,遵循“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还原自然”理念,不仅注重护堤的防洪能力,不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也增加城市公共绿地,不断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

自西向东,沱江将圣水寺、大千园、西林禅院等节点景观有序串联,形成长达20余公里的城区滨江景观廊道,沿河两岸建成20余公里江边亲水步道,配套建设沿江绿化景观带,已建成清溪湿地、谢家河湿地等生态湿地公园,形成10000余亩沿江绿化景观。目前,沿江已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主要去处。

桐梓坝大桥至寿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实施、谢家河—清溪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如火如荼、新坝大桥至花园滩大桥滨江湿地公园加快建设……当前,内江市正继续向上游延伸建设沿江亲水步道,建设谢家河公园二期、牛毛山公园、五星水库-甜蜜花园、清溪湿地、邓家坝岛头湿地公园等生态湿地公园,形成超过3000亩的环状生态走廊,与已建设的沿江绿地成为内江城市的“绿肺”和“氧吧”。

休闲的公园、健身的绿道,这些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优美环境与便利实惠,正是内江以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为统揽,统筹推进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从城市到乡村,从保护到发展,内江正绘就一幅幅美丽的绿色生态新画卷。(刘小玲/文 王斌/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