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农业多贡献 筑牢发展基本盘

2020-07-17 07:22:58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徐静

威远特色农产品亮相重庆

茶山春景(冷国文 摄)

盛夏的威远,山清水秀,瓜果飘香。在向义镇四方村的无花果采摘园内,紫红色、绿色的无花果似灯笼般挂在枝丫上,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采摘完后,游客还可以前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威远县世界无花果博览园游览,了解无花果的“前世今生”,感受乡村魅力。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要把“农业多贡献”作为工作着力点之一。威远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和“351”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大力实施“强农业”行动,着力抓好恢复生猪生产、稳定粮食产量、发展特色产业等十一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打造“甜城韵味、大千精彩、一域丰沃”的幸福美丽乡村,努力完成“农业多贡献”任务,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发展基础

让“米袋子”“菜篮子”更充盈

在新场镇卡房村利峰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蘑菇基地内,15个大棚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一朵朵菌菇挺立在菌棒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装箱,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合作社想方设法拓展销路,通过保鲜库冷储、送货上门等方式,将香菇特色产业越做越大,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威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认为,威远县“农业多贡献”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在严陵镇建立村,惜地如金的冷国仿家庭农场利用附近村民撂荒地近200亩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带动周边村组的农民积极耕种土地,实现增产增收。

农村产业发展,为撂荒土地再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店镇民富村、永红村,镇西镇桃李村,界牌镇花荷村等地,村民通过发展锅炉早子姜产业、樱桃产业和鲜食玉米等,让“沉睡”多年的土地变成了今日的致富沃土。

今年,威远县粮食稳产扩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采取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等措施,推广间作和套作模式,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83万亩,力争扩面8100亩,产量超34万吨。

与此同时,抓好扩面增量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新场、高石、严陵、镇西等镇优质粮油园区建设,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振兴生猪产业,必须走出一条坚持稳产保供与环境保护并重、规模水平和科学养殖同抓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威远县积极建设德康、德树、新希望六和等重点项目,全力提升生猪产业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水平。

威远县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指挥长的县指挥部,组建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威远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恢复生猪生产工作专班,集中力量在用地、环保、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并确保落实到位,全力恢复生猪生产。

力量向生猪产业聚集,政策在行动中深化。为全力提升全县生猪产能,制定了《威远县2020年促进农民增收扶持办法》,并落实生猪生产项目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采取“以大带小”等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尽快补栏增养、恢复生产。1~6月,累计出栏生猪19.0383万头,全县生猪存栏25.7375万头,能繁母猪2.6612万头。

下一步,威远县将继续加快生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20年底新增生猪产能45万头,新增“内江黑猪”3.5万头,2021年底生猪产能达100万头;加快推进年出栏2.8万余只的观英滩黑山羊项目,年产存栏种鸽10万对、年产商品鸽400万只连界种鸽项目和禽类标准化屠宰线项目建设,抓好小家禽产业,开展猪肉替代品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培育特色产业

让农产品叫得响卖得好

构筑现代农业新高地,这是威远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威远围绕“甜城味——威远绝优宝”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建特色产业基地13万余亩,重点创建了无花果、中药材、茶叶、樱桃、蚕桑、柠檬、花椒等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南无花果+北茶叶+东中药材+西樱桃+全域生猪”的产业格局,让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新开端。

威远是全省中药材产业重点县之一,全县天然中药材资源丰富,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逾5万亩,药用野生植物300余种,人工栽培40余种,栽培面积约2万亩,已形成以东联镇为中心,覆盖全县14个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产业处副处长陈莹认为,威远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恰逢其时。

在威远县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整理土地,已栽植佛手、枳壳、天冬等中药材3500余亩。园区还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建设中草药科普博览园,更好地服务成渝两大中心城市。

当前,威远县中药材经营体系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点线面结合四级联动经营模式基本形成。截至今年5月,已有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2家。

威远县还将积极引进科研单位,培育适宜威远种植药材的品种,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实现联动发展、一体发展。同时,引进高科技农业种植企业,让中药材向智慧农业方向发展。

小小“圣果”也能富民。2002年,威远县从山东引进优质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在向义镇四方村种植300亩,尝试集约栽培。

如今,威远荣获“中国无花果之乡”“中国无花果产业名县”等美誉,“威远无花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县无花果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鲜果年加工能力达7万吨,成片集中种植面积和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当前,威远县正在加快推进无花果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无花果会展中心、无花果科技馆、无花果文史馆、无花果双创孵化中心、无花果国家种质资源库等基础设施,并加快无花果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新增3200亩标准化无花果种植,为2023年举办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做好准备。

力促全面振兴

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把“小果子”做成“大产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近年来,威远县以本土特色产业为基础,采取外地引进和自主研发等方式,筛选高产、优质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威远县镇西镇在做好传统红樱桃品种改良的同时,探索引进“黑珍珠”“玛瑙红”等新品种,采收期较一般品种有所延长,实现错时错峰观光采摘,提高综合效益。

在镇西镇正荣村、庆和村,专合社带领村民通过“一亩地两亩园万元钱”模式,科学实施宽行窄株、无花果套种柠檬或樱桃等方式,今年实现了“一亩地万元钱”的效益。

在威远县新场镇龙奉村,蓝靛文化陈列馆和展示馆正在建设。馆内展架上已摆放着用蓝靛染制成的蓝色布料,这些布料可以做成围巾、衣服等。村干部杨仕兵介绍,龙奉村种植马蓝和制作蓝靛的技艺可追溯至清朝时期。当前,正在积极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令人欣喜的是,不久前,威远手工花生酥、竹编技艺、传统大头菜腌制等三项农村技艺也成功列入首批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和传承”项目。未来,这些农活或者久远记忆将“活”起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在全面推进“农业多贡献”过程中,威远县深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让历史“活”起来,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农家人吃上旅游饭。

美景催生美丽经济。威远县还将做好村庄科学规划,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五清”行动,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清扫,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活动,努力建成“美丽内江、宜居乡村”80个,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县委、县政府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我们相信,2020年,威远农业产业发展将创造更高的贡献率。(徐静 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