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木偶剧团上榜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名单

2021-08-09 15:35:58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周海波张啸 郑志浩

四川在线消息(张啸 记者 郑志浩)近日,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名单正式公布,资中县木偶剧团上榜,是内江市唯一一个上榜的单位。

据悉,资中县木偶剧团成立于1953年,所保护的中型杖头木偶戏起源于清光绪年间,是四川省稀有地方剧种。2007年,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2014年,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是内江市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资中县木偶剧团木偶制作师唐友民是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年57岁的唐友民与资中木偶打了一辈子交道。“制作一个木偶前前后后要3个月的时间,大的工序都有近30道。”唐友民表示。

2005年,资中木偶剧团生存面临困难,全团演员仅4个人。演员少,排大戏没基础。无奈之下,团长胡海决定排“独角戏”寻找出路。“想了很久,决定尝试将川剧变脸、吐火移植到木偶上。”唐友民回忆,和同事们经过4个多月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实现从最初变4张脸到后来的8张脸。

要吐火则更加困难。唐友民用煤气打火失败后,又安装打火机、丁烷尝试,点火成功又面临防火问题。经数十次试验,安装防火材料才终于实现木偶点火、开嘴、吐火的连贯性和准确性。2006年,唐友民和同事们带着变脸、吐火木偶亮相舞台一举成功,木偶变脸、吐火从此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

2008年,唐友民正式成为专职木偶制作师。在他的带领,资中木偶制作技艺不断推陈出新,从纯木头制作到加入篾条、铁丝、钢丝,再到现在的硬纸壳,不仅使木偶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而且单个木偶重量从8到9斤减轻到了3到4斤,极大地节省了演员体力,也丰富了演员的表演形式。

近年来,为保护传承资中木偶戏,资中县将保护发展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投入经费200余万元,着力解决资中县木偶剧团人、财、物紧缺的问题。资中县还采取“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模式,在资中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和乡镇持续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工程,形成了资中大舞台、文化下乡、百场木偶戏进校园等多个文化品牌。

资中县木偶剧团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廉政建设等时代主题,将各种艺术融入木偶戏中,先后创作童话木偶剧《白雪公主》、卡通木偶剧《智斗光头强》、寓言木偶剧《守株待兔》、反腐木偶剧《鸡窝拆迁记》、消防木偶剧《消防知识要记牢》、法制木偶剧《新包公断案》《要做懂法好少年》等各类木偶戏节目100余个。

此外,资中县木偶剧团非常注重年轻人才培养,不定期招收木偶学员,实行“师带徒、老带新”结对学艺,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升技艺,邀请国内外木偶艺术专家实地教学,多次派演职人员到各大高校进修学习。资中县木偶剧团还鼓励引导高校大学生到剧团参与社会实践,举办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木偶制作与表演”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00余人次,拓展了青年就业渠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