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凝心聚力 书写“插花式”脱贫攻坚答卷

2021-04-22 15:08:57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周海波唐明润 周雪梅 兰自涛

“东兴椒”成为助农增收的特色农产品。

内江市东兴区农民晾晒“田家紫皮大蒜”。

四川在线消息(唐明润 周雪梅/文 兰自涛/图)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九,天气晴好。在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13组、14组,山坡上几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不远处的村道边,四川省淳宇惠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付杰摆上一张小桌子,忙着给村民支付土地流转金。

“春节前签的土地流转协议,有400多亩。现在天气转暖了,我们正在抓紧平整土地,为种植天冬做准备。”该村党支部书记汪东海介绍,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该村已陆续发展天冬、柑橘等产业,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近年来,作为“插花式”贫困地区,内江市东兴区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敢挺、苦干、实拼”的劲头,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截至2019年底,全区77个省级贫困村全部退出,14250户390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6%下降为0。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402元,“两不愁”质量明显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面解决。2019年,东兴区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扬为脱贫攻坚先进县(区)。

产业扶贫 变“输血”为“造血”

内江是天冬道地药材产地,借助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契机,东兴区明确提出聚力打造“中国天冬之乡”。根据规划,从2020年到2030年,东兴区将种植15万亩天冬,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国家级生态种植基地、国家级现代加工产业园、国家级仓储物流基地和专业化交易平台、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坚定不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绿色发展之路。

在青台村,这里将规划种植天冬6000亩,并建设天冬育苗基地和天冬深加工研究所。东兴区扶贫开发局局长杨明远表示,将按规定运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力支持天冬产业发展,在购买天冬种苗、修建生产便道、修建用水设施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天冬平均亩产10000斤,保守估计产值可达6万元。”汪东海表示,根据青台村创立的“4222”利益分成模式,该村将天冬种植纯利润的四成用于产业升级,两成作为土地入股分红支付给村民,两成用于支付村民劳务费,两成用于助老助学助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

除了天冬产业,近年来,东兴区整合各类农业产业扶持资金,发展万亩产业基地4个,培育龙头企业10户、家庭农场220个,发展种植7388亩、水产14.6万亩,带动5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内生循环。

2月24日晚,一场绚丽的激光秀在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的长江田园景区内上演,吸引不少内江市民前来游玩。“激光秀的开放时间为今年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每天晚上7点半至9点半向游客开放。景区还将举办灯光秀、晚会、元宵灯谜会等活动,游客白天可在此摘草莓、赏花、品尝当地特色玫瑰鲜花饼等美食,夜晚可观赏激光秀、参与元宵节千盏灯谜会等活动。”正子村党支部书记何玉明介绍。

田家镇正子村距离内江城区14公里,距离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田家出口3公里,交通便利,而且紧邻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新闻工作者教育培训基地,文化底蕴深厚。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寻找到一条适合正子村的发展之路?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东兴区在田家镇正子村启动开展了共享农场改革试点:通过正子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将全村3226人全部进行股份量化,按比例参与土地托管和产业利润分红;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打造了“民宿+农地”休闲养生基地,将农地按一定面积或农作物按一定数量分块,把经营权租赁给城市居民,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目前,正子村共享农场已有20多块菜地和100多亩果树被消费者认养。

消费扶贫 包装上线东兴味道农特产品

“我们这里有天冬、铁皮石斛、黑猪肉、粉条、鸡蛋面、生姜、大米等10余种东兴味道农特产品,过年期间铁皮石斛和黑猪肉的礼盒卖得最好,申请了‘四川扶贫’公益品牌的高梁镇‘余家禾’大米,一个月也能卖100余袋。”2月23日,在东兴区星光街170号的福东扶贫惠农超市内,店长徐春说起东兴扶贫专区产品销售情况十分高兴。

近年来,东兴区大力推广“线下实体店展示体验+线上数据平台+党群共建共享”扶贫模式,推进消费扶贫平台建设,申请“四川扶贫”公益品牌经营主体48个、扶贫产品130个,开设扶贫专区1个、扶贫专柜13个,打造了“黄背木耳”“新伟菌业”等电商品牌26个,包装上线“甜城味@东兴味道”品牌网销农特产品18个。“我们依托本土电商企业‘全搜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以买代帮’电子商城,组织人员摸清全区贫困村和贫困户农产品生产情况,实现77个贫困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在商城上架销售,消费者打开网页就能看见商品产地、价格、图片详情等信息。”杨明远介绍,针对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东兴区还制作了二维码标识,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能查询到产品生产环节,真正实现放心购买。

消费者不仅可以线上购买,线下还有镇、村电商服务站、社区电商超市和社区自提点。东兴区商务局局长余勇介绍,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东兴区建立镇级、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26个,贫困村站点覆盖率达100%。同时,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为贫困户、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零距离帮助服务。消费者在线上购买了“以买代帮”产品后,由专人将产品从镇、村电商服务站统一运送到社区电商超市或者社区自提点,方便消费者随时取货。

据悉,自“以买代帮”电子商城运营以来,已实现电商交易额近1亿元,帮助上千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近8000元。

惠民全覆盖 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

“院坝前有菜地,我们这里有10户人家,每家有1小块,种的菜够平时吃了。”2月23日早上,东兴区顺河镇骑龙村易地搬迁聚居点居民兰启有在自家门前的菜地里摘下一把豌豆尖,准备煮面条吃。

顺河镇脱贫办主任唐悟谜介绍,该易地搬迁聚居点2018年建成,旁边就是一条公路,交通便利。整个院落以川南民居的风格修建,红砖红瓦、干净整洁。

2016年以来,东兴区从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等方面做实贫困群众各项保障,实现惠民政策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1113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907户,全面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累计发放资金5700余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3万人次,86名贫困家庭子女被选送参加“百工技师”工程,有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开展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十免四补助”“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免费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6.5万人次,发放卫生扶贫救助基金835.1万元。

此外,东兴区还是省级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县(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15年开始,东兴区着力实现从营养改善计划课间加餐模式逐步向食堂供应学生免费午餐过渡。目前已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午餐全覆盖,惠及学生3.6万余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