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高新区:3年磨一剑 迈向全省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2020-09-29 08:59:3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周海波浩土窦

内江高新区在建的传化广场。 梁曙 摄

9月23日,经过两年多的反复磋商和谈判,最终敲定的内江高新区一场重磅签约引人注目。

当天,内江高新区携手“250家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之一的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生态科技城PPP项目,总投资76亿元,这是内江市最大的PPP项目,双方携手共同推进城市建设和产业导入。该项目涵盖内江高新区托管区8.43平方公里范围,重点开发高铁站以北、国道321线以内的2.244平方公里区域。项目力争今年11月底前动工,将采用PPP模式进行整体开发,共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56个子项目,以及高新区范围内2000亩产业用地的产业导入。

2017年,内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8年1月,内江高新区正式接管胜利街道和高桥街道。接管之初,辖区内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发展资金缺乏等问题,成为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道难题。内江高新区和中信建设的合作,将开启社会资本招引企业、植入产业的新发展模式,全面解决高新区高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开启内江高新区发展新篇章。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内江高新区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经济韧性和产业活力全面经受住了考验。扬帆再起航,谋划新篇章,内江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内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朝着建设全省一流科技创新、产城融合、人才集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

□浩土窦

高标准抓项目推进 经济活力竞相迸发

9月24日,内江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200多名工人各司其职,工地建设热火朝天。

现场传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项目推进有力,生活楼内墙装饰完成,地面硬化完成80%。”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基地,年产量可达10万吨。

该项目的推进有力,离不开内江高新区高标准抓“产业项目提升年”的不懈努力。曾经让人头疼的弃土堆放问题,在高新区的统筹协调下,得到了妥善解决,加速了项目建设的进度。

强化项目保障,落实关键要素支撑。今年,内江高新区以项目为引领,营造项目培育的良好环境,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针对85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高新区挂图作战,落实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机制、一套政策、一抓到底“六个一”机制,全力推进“产业项目提升年”落地见效。

在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办,“主动上门服务,紧盯项目推进”已成共识。动态掌握各产业项目在项目用地及水电气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项目最新进展,全力保障企业和项目需求,摩比斯、乐鸿科技、远大住工已投产,杭萧钢构、明泰电子、威士凯等项目正在园区加快建设。

一手抓项目存量保进展,一手抓项目增量创新招商引资。面对前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江高新区围绕前沿产业领域,云签约8个大项目,总投资170亿元,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工作“提前备课”。

招商力度不减弱,项目推动不停滞,服务企业不松劲。内江高新区以项目招引筑产业高地,打造复合型文旅康养小镇,签下蓝城·花萼里文旅康居45亿元项目大单;保障深圳泰源倍倍等企业签约后40分钟完成工商注册和营业执照办理,彰显高新速度;签约深圳昊福锐、成都多普勒、中科科正等企业,为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夯基蓄势。

高质量抓产业发展 新业态新动能澎湃涌现

“我们历时两年时间研发出计算机辅助仿真系统,突破水翼船开发成本高的瓶颈。”9月25日,内江高新区,摩比斯新能源电动水上交通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向探访的客商介绍水翼船的“前世今生”。目前,该公司最新一代水翼船已顺利完成水中实验,即将走向市场。

在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明泰电子封装测试项目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封顶。在其一旁,威士凯智能绿色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已在进行施工准备。一批批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重点项目,助力内江高新区打造成渝数据基地。

步入内江高新区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抓紧赶制电子标签订单。“3月进驻内江白马园区后,接了顺丰和海康威视等企业的大单,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电子标签现在可以实现“0.02秒完成一卡车的货物识别”。

瞄准“高”与“新”,内江高新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在这片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土地上,高端产业蓬勃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高,是坚持立足高端产业,牢牢把握住发展主动权。60余家毫米波雷达企业及关联企业齐聚内江高新区,开展国家毫米波雷达无线电外场试验,探路新经济,延伸产业链,促进高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是新业态新经济带来的澎湃动能。突出科技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实现智能装备、软体标签、电动水翼等相关联产业集聚发展,打造西部地区一流新材料产业园;开工内江高新科创城项目,持续引进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共享经济等,铸就内江又一个新坐标。

“高”与“新”,更离不开人才和深厚科研力量支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新区建立工程实验室和博士、院士(专家)工作站48个,成功研发国家、省、市级新技术9项,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高起点融入“双城记”全力打好“优势牌”

9月,在内江高新区内江北站,成渝高铁提速改造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该项目完工后,即可实现成渝一小时直达,内江高新区融入成渝“半小时”高铁圈,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与成都和重庆距离更近,内江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等地的互动日渐频繁,借力成都“东进”、重庆“西扩”,来自川渝地区的先进理念、经验和技术注入内江高新区,夯实发展支撑。

“高新”连线,心有灵犀。成都高新区与内江高新区签约,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牵手重庆,内江高新区加快推进甜城·成渝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市场(产业园区)项目,促进内江和成渝两地在人力资源方面互通互联。

先干先试先闯。内江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共同探索建立人才互派挂职机制,促进双方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参加首届“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创新人才沙龙活动,打造渝西川东特色产业联盟。

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紧扣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发展定位和“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四区块”“5项重大行动计划”战略部署,内江高新区着力打好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人才培育、服务机制5张牌,全面融入“双城圈”。

一方面引进外力,一方面苦练内功。6月9日,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内江蓝城·花萼里文旅康居项目作为内江市签约的重点项目受邀参加。内江蓝城·花萼里文旅康居项目总投资额45亿元,采用分期分批次方式实施,其中项目一期地处内江高新区城北区域,总用地约1800亩,重点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项目二期地处内江高新区城北区域(项目一期以北),预计总用地约1500亩,为乡村振兴区域,重点打造“文旅+农业+教育”产业。

随着内江高新区内的小青龙河湿地公园和内江大学城逐渐成型,科教、文旅、产业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国家级高新区已在内江沱江两畔雏形初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