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让农业在稳增长保民生中作贡献

2020-08-06 07:03:46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兰萍

威远无花果产业基地(资料图) 王斌 摄

聚焦“农业多贡献”,是省委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内江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市,农业基础扎实、特色优势明显。上半年,内江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稳增长、保民生,落地落实加快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猪生产、粮食丰收增产等12项措施,有力推动二季度一产业增加值由负转正,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半年,内江第一产业增加值93.69亿元,增长1.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较一季度提升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58元,增长7.9%,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增速排第6位,同比上升1位,较一季度上升1位。

看数据: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由负转正”

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上半年,粮油作物扩面增产,小春粮食面积34.03万亩,同比上涨0.1%;粮食总产7.46万吨,同比增长0.7%;大春粮食作物实现满栽满插,完成面积434.71万亩;全市3.1万亩扩种任务已完成3.67万亩,占任务量的118.4%。

上半年,蔬菜水果保量稳价,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11.8万吨,同比增长5.4%;水果4357吨,同比增长6.8%。

上半年,畜牧生产趋势向好,生猪存栏119.5万头,同比下降2.7%、好于全省平均下降5.8%;能繁母猪13.2万头,同比增长3.4%,近三年来首次同比实现由负转正;生猪出栏85.69万头,同比降幅从一季度39.56%收窄到20.2%;累计新开工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项目103个,新增产能37.83万头、已补栏生猪8.53万头。

上半年,渔业经济快速发展,水产品总产量6.26万吨,新增产量1057吨,同比增长1.72%;渔业总产值12.53亿元,同比增长10.7%。

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提速增效,内江依托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区位、资源等优势,强保障、建基地、创品牌、促融合,着力建设和巩固内江黑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特色水产等特色产业项目。

“四大产业”提质增效。设立2.6亿元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基金和3887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社等入驻园区连片规模发展四大特色产业。截至6月底,全市启动建设现代化种猪场5个,新改建无花果生产基地2069亩,新改建血橙生产基地10500亩,全力推进隆昌市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等渔业项目建设,积极创建中国西部鱼米之乡。

农业园区加快培育。全面推进园区“五良”融合建设,资中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今年共培育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16个、县级23个。目前,全市共有农业园区150个、面积114万亩。普润印坝渔果农业主题公园、长江田园入围第二批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

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开发“中国无花果之乡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日均接待外地游客500余人,今年以来仅旅游就带动威远金四方果业增收1000余万元,让周边群众吃上“无花果饭”。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畅通产销渠道,实施“聚优帮、帮家乡”等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计划,创新“直播+基地、产地+品牌”的方式,应用短视频、直播等新模式,有效带动东兴区夏满蜜桃、威远红妃樱桃等农产品量价齐升。

农业投资加快推进。推进重点项目,市级重点项目中,农业产业项目(含三产融合)53个,总投资208.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6.06亿元,上半年共完成投资24.46亿元。已储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数字农业等88个项目,计划投资41.98亿元。

农民增收保障有力。实施“春风行动”“就业扶贫百日行动”等,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18.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06亿元,占目标任务的66.25%。全市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126人,新增返乡创办企业139户,实现投资总额18.73亿元,新增企业吸纳就业3460人。

看优势: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强,重大机遇叠加

内江区位优越,位于成渝主轴中心,基本形成了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内江已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

作为丘陵地区农业大市,内江曾盛产甘蔗并大量生产糖和蜜饯,被冠以“甜城”美誉。近年来,内江立足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深入实施“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和“351”特色农业发展方案,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梯次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集群、新型经营主体集聚、政策支持聚焦,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市和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提供新支撑。

如今,内江已拥有“中国黑猪之乡”“中国血橙之乡”“中国无花果之乡”“中国鲶鱼之乡”4张金字招牌,建成全国最大的“内江黑猪”种群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血橙基地、全国最大的无花果全产业链集中发展区,血橙、无花果、小龙虾、鲶鱼、泥鳅产量居全省第1位。

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已成为内江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内江拥有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内江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设置水产、畜牧等优势学科;拥有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141个,其中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个。

当前,内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紧扣省委赋予内江的“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这一定位,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全力打造甜城韵味、大千精彩、一域丰沃的现代农业亮丽风景线。

看发展:打造成渝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带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编制内江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及农业农村“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成渝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依托四块“国字号”金字招牌,努力打造成渝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与重庆市荣昌区合作交流,共建国家畜牧科技城及养殖技术创新中心、共建成渝农业大数据中心、共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共同推进健康养殖,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共同推进川渝血橙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等,打造成渝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带。

千方百计确保粮食丰收增产,端好老百姓的饭碗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落实“藏粮于地”,我市优先在24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规划建设12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9月底前开工建设。

落实“藏粮于技”,深入推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建设36万亩优质水稻基地、3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带。推广间作套作模式,做到满栽满插,力争完成扩种面积3.8万亩,超目标任务22.6%,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在467万亩以上。开展草地贪夜蛾、稻瘟病等病虫害监测防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171.65万吨。

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牵动着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心,中央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如何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任务?

深入推进“恢复生猪生产补栏决战45天行动”。推动德康公司、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加大外引种猪仔猪力度,狠抓新(改扩)建养殖场的填槽补栏,加快对“代养场”的补栏进度。继续做好闲置养殖场关猪和散养户补栏,全面推进党员干部支持扶贫“认养”生猪行动。加快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干部联系帮扶机制,全力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百日攻坚行动”,严防死守做好非洲猪瘟防控。

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资中血橙“双3计划·百亿产业”发展规划,新发展血橙标准化基地1.5万亩。举办好威远县第六届无花果采摘节,积极筹备2023年世界无花果大会。筹备好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提升发展推进会和四川内江首届智慧渔业论坛,创建国家级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县2个。申报国家特色产品优势区1个,评定市级农业主题公园10个,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以上,争创省级1个。加快推进威远镇西、资中明心、隆昌金鹅、市中区凌家等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市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隆昌市、资中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建设,实施好107个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79个村“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左右,全市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达60%以上。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快推进“美丽内江·宜居乡村”建设,年底建成达标村300个以上。(兰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