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观察 康琴
4月25日清早7点半,虽然不是逢场天,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综合农贸市场已熙熙攘攘。从周边赶来的菜贩、农户陆陆续续各归其位,进货的、买菜的居民穿行其间,让2000余平的市场、上百个摊位热闹起来。
白马镇是临近内江市主城区的一个大镇,农贸市场经理高鹏称,周围的人都喜欢来这里进货、买菜,一是新鲜,二是便宜,三是品类丰富。两元一斤的胡豆和春笋,三元一把的汉菜……摊位众多,尽可以掐着嫩的、品相好的挑。
白马镇农贸市场的农户“专区” 康琴/摄
市场人气过旺,也给场镇带来流动摊贩、商户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
为此,去年以来白马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农贸市场空间进行了重新整合,优化流动摊位设置,划分自产自销区、货车摊区、百货区等区域,还增设照明设施和排水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治过程中,考虑到有不少流动摊贩都是周围农户,来镇上卖自家种的菜补贴家用。经过讨论,该镇划出蔬菜自产自销专区,分格管理,农户带来自家种的菜,一格一摊,先来后到按序摆开,互不越界。
农民的手和当季的折耳根 康琴/摄
为了让摊贩们养成良好习惯,该镇还发动志愿者,通过“线下宣传”“商户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引导,巩固整改成效。如今,整改后的农贸市场,分区明确,每天定时清理,隔天用水冲洗,偌大的菜市场清爽有序。
考虑到农贸市场临街商铺普遍较窄,该镇还统一划了条外延1.2米宽的黄线,允许商铺摆货。
场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农贸市场又是其中交互最多的场所。这些在规范化管理中有温度的举措,显得既有人情味,又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