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1-6月,内江高新区经济运行取得了近几年最好成绩,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4%……7月30日,内江高新区召开三季度经济运行暨项目推进会。会议公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各项数据,亮成绩的同时,会议也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剖析,为接下来的工作定下方向。
上半年,内江高新区招商引资量质双升,先后举办招商推介、重大项目签约、投产活动等8场次,新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5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重大产业化项目1个。项目攻坚方面,18个省级、52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5.32亿元、52.39亿元,均超年度计划。新投产(竣工)项目17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1个。这些成绩,为实现“第二个翻番”和“十四五”规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项目攻坚成绩不菲,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成功入选四川省中试“1+N”模式平台名单、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虹鹰动力实现150公斤以下“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涡喷发动机全国首飞;国星宇航研制的内江号、内江高新号等12颗AI卫星开创全球发射运营太空计算星座先例……这些成绩扛起了该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任务。
所有成绩,皆为过往,保持高质量增长需要持续的清醒务实,这也奠定了会议问题导向的基调。
高新实验小学、综合能源站、成渝高速公路扩容连接线道路等项目处于“橙灯”以上状态;晶导微、西南醇氢2个十大引领项目总体进度缓慢;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唯一“应开工未开工”项目……
抛出这些“拖进度”的问题,会议专门安排了“检讨”环节,由牵头部门、项目负责人进行检讨,该区主要负责人进行“把脉诊断”开“药方”。
内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肖从亮提到,部分项目进度滞后,背后反映的是部分干部职工思维方式单一、创造性开展工作能力不强,责任意识不足、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到位,动真碰硬不够、缺乏盯住抓一抓到底的恒心韧劲等问题。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使命感,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定力;健全完善项目监管制度,查找项目各环节间的堵点难点,依靠专业人才,查摆现行监管机制漏洞,加快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放大“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活力,按照“日调度、周评价、月评估”工作模式,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研判、研究解决项目问题难点,推动项目建设持续提速、早日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