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观察 刘煜瑞
9月25日,隆昌市召开“靓丽隆昌”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推进城市提能工程建设靓丽隆昌进行发布。
发布会现场
今年初,隆昌市委经济工作会首次提出要突出“产、城、人”融合发展,要推进城市提能工程,通过持续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面貌、优化城乡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宜居水平,加快建设靓丽隆昌。明确到2029年,隆昌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宜居宜业、城乡共荣新格局。
全面推进“靓丽隆昌”建设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中间又有何举措?
“当前,我们正面对着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环境品质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发布会上,隆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肖月平介绍,以城市更新为核心引擎,隆昌市编制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短板,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老旧小区(街区、厂区)改造、城市管网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园绿地改造提升等。
其中,针对“一老一小”,该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无障碍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同时建成了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初步构建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充电难”,隆昌市在隆泸大道、康复路等老城片区具备条件的区域,新增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充电位、停车棚,方便市民绿色出行,也消除了一大部分“飞线”违规乱充电的安全隐患。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恒星湖公园建成开放后一次性新增100余亩的公园绿地,该市还推动把闲置地块改造建设成口袋公园,让市民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隆昌市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系统推进3大类28项户属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户属设施提档升级5.42万户,整治土坯房7460户,改造厨厕2.4万户、庭院4639户、入户路8385户,使477个聚居点面貌焕然一新;针对农村“空置住宅、一户多宅”,隆昌积极探索拆旧留权模式,对拆除旧房后暂不建新房的农户,保留其宅基地资格权,目前已累计拆除旧房5200余户、残垣断壁3500余处。
为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隆昌市还紧扣《四川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逐镇逐村制定“一图一案一清单”,扎实推进“六网”补短项目215个。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通村道路硬化率、燃气通村覆盖率均达到100%,建成高标准农田40.16万亩。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推行“三个一”长效管护机制,筹资1650万元,为镇村全面配齐垃圾清运车辆,聘用保洁员2451名,实现村容村貌常态长效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