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内江观察 唐广
9月28日,内江市虚拟电厂在国网内江供电公司正式上线。该项目区别于传统水电、燃煤等实体电厂,是通过现代通信与系统集成控制技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电力资源,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的新型电力系统。
据介绍,虚拟电厂于2025年8月底完成系统建设,已试运行27天,截至上线,项目已接入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用能企业24家、综合商业体4家、充电站及其他18座,可调负荷能力3.66万千瓦。“2025年底,项目计划可调负荷将提升至6万千瓦,相当于一座中小型电厂,到2027年可实现内江电网用电负荷3%的可调节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总投资约400万元,采用“1+2+N”模式打造混合型虚拟电厂。相较省内其他市州虚拟电厂普遍6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依托国网内江供电公司现有负荷管理系统,共享场地、人员资源,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运转快速高效。
此外,内江市虚拟电厂实现了与北斗实景三维技术的创新融合,是“北斗+”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首次实践。这意味着,即使在没有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实景可视化,还可以实现应急状态下的电力调度。
“虚拟电厂让我们从‘用电大户’转变为电网的‘智能调节器’,而且能精准把脉企业的高耗能环节,开出个性化‘节电处方’,为我们错峰用电和节能降耗提供最优解。”传统钢铁企业和大型用电企业代表川威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虚拟电厂的上线运行,标志着内江新型智慧电力系统建设取得新突破,将有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资源整合、做好服务保障,将光伏、储能等企业可调节负荷纳入虚拟电厂体系,打造全域覆盖、协同联动的能源生态,助力内江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