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邓顺仙)2月28日,疫情当前,隆昌市就业服务中心在疫情防控、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用工难题的同时,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防疫复工与就业扶贫“齐步走”,努力减轻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影响,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切实加大就业扶贫政策的宣传。及时梳理省市各类稳就业扶持政策,分群体、按类别精准靶向宣传,全面拓宽就业扶贫政策覆盖面。鼓励企业优先解决贫困建卡人员、因疫情无法返岗农民工等困难群体就业。制定了《疫情期间申领就业补贴问题的标准答案》《隆昌市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硬核”来了》等宣传资料,采取集中宣讲与分别入企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引导企业运用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等政策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降低运行成本,从而促进和扩大就业。截止2月27日,深入工业园区2次,召集金方格、天视车镜、旺旺食品等43家企业集中宣传稳就业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二是切实掌握疫情期间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积极发挥就业扶贫专员能动作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情况,摸清贫困劳动力是否回家过年,是否有培训意愿,春节过后是否能按时返岗就业等情况。通过摸排,了解贫困户疫情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分解到各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开展针对性的帮扶。
三是切实为困难群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信息。充分利用四川招聘网、内江就业网、“隆昌就业”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渠道,每天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引导用工企业和广大务工人员网上洽淡,促进劳动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有效匹配。同时,加大乡镇转发力度,各镇(街道)通过其微信、QQ等渠道发布用工信息到村,做到招聘信息隆昌域内全覆盖。截止到2月27日,线上发布招聘单位149家,招聘岗位5369个,达成就业意向338人。
四是积极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坚持救急解难的原则,通过开发疫情监测、消毒保洁等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残疾人等难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人员,确保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目前,49个贫困村有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162人,一季度预计发放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补贴24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