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场发布会,读懂内江经开区进击密码

2025-04-30 16:03:30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刘煜瑞 唐广 张啸

内江观察 刘煜瑞 唐广 张啸

4月29日上午,内江召开“‘县’在出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江经开区专场。围绕内江经开区做大工业经济、抓实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内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等开展发布。

发布会现场

2024年,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内江经开区以“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为战略支点,交出亮眼成绩单:在国家级开发区“综评”中跻身“50”强,入选全省首批“十大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园区”,入选工信部“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其软饮料及果蔬产业还纳入“省政府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

透过发布会上一系列经济指标与“动词群像”,川观新闻带你读懂内江经开区进击的密码。

透视数据

看清园区发展“底气”与“韧性”

工业是内江经开区最鲜明的底色。

2024年,内江经开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5.1%,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工业底盘的持续壮大,源于内江经开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清醒认识。

园区航拍

“内江经开区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业,发展底气在产业。”内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钊表示,瞄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内江经开区集中资源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硬核”骨架。

据了解,园区集聚富乐华、埃普诺、安迈特等龙头企业,目前正加快打造“成渝新材料产业园”;天丝红牛、汇源果汁、香港昇兴等14家头部企业串起“甜味+”全产业链,入选“省政府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项目”;中显智能、巨腾国际、富乐德、效率源、英特丽、鸿泰电子、兴展光电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达53亿元。

“2024年新签约落地13个优质项目,总投资逾163亿元”;“泽宇原料药、富乐德半导体波纹管、纳米光学镀膜产业园等15个优质项目竣工投产,贡献产值超80亿元”……发布会上,关于产业项目的一系列数据,更显内江经开区经济增长“韧性”。

“内江经开区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产业强区’战略重要支撑,构建形成‘签约快落地、落地快开工、竣工快达产’良性循环体系。”赵钊表示,去年以来,园区聚焦项目难点堵点,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创新“首席服务官”制度,推动紫泉饮料罐装项目“60天封顶、150天投产”,汇源智慧冷链用地审批创下90天纪录,省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分别超计划完成20.56%、22.8%。

内江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

读懂行动

看园区拼经济的“方法论”

“超前谋划‘抢’先机”;“打‘破’常规解难题”;“抓订单、抓链条、抓外贸”……发布会上,一系列高频动词勾勒出内江经开区拼经济的“方法论”。

2025年如何进一步做大工业规模,做强主导产业?内江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洪源从抓订单、抓链条、抓外贸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订单就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今年以来,内江经开区围绕企业发展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专项行动。“目前,我们收集形成‘供给清单’‘采购清单’,精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梁洪源表示,“企业间的相互配套,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综合成本,也进一步提升了园区产业聚集效应。”

聚焦产业链短板和空白领域精准发力,内江经开区持续推动主导产业“建圈强链”,进一步提高工业附加值。以“甜味+”食品饮料产业为例,园区去年引进的北京汇源集团(四川)果蔬加工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可有效消纳资中血橙、安岳柠檬等周边特色农产品,解除农户种植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为抓好外贸拓展国际增量空间,内江经开区依托“四川—东南亚产业合作园区”等平台载体,目前将园区贸易伙伴拓展到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众多“内江造”产品正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销往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发布会上,赵钊还用“抢”和“破”两个动词概括2025年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的举措:一是超前谋划“抢”先机。精准把握政策机遇,提前谋划重点领域项目;同时强化前期资金保障,紧盯政策窗口主动对接,确保项目申报即批、资金到位即动。二是打“破”常规解难题,创新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同时推行“容缺受理+提前介入”服务方式,重点企业开办1小时内办结,全程保障施工要素,提升项目建设时效。

“2025年,我们将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及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谋划生成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中国西南功率半导体产业园项目等‘十五五’重大项目94个,总投资超千亿元。”赵钊说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