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不荒田、农闲不停工 隆昌“微工厂”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2025-09-26 15:14:1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刘煜瑞

内江观察 刘煜瑞

9月25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甜美内江行”2025第三季度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内江隆昌市黄家镇,在街边一家不起眼的“微工厂”内,缝纫机声音此起彼伏,40余名工人正在赶制订单,巧手操作下,一件件校服快速成型下线。

轻纺“微工厂”

近年来,隆昌以黄家镇为试点,探索发展投资小、门槛低、方式活、带动强的轻纺“微工厂”,解决农村资源闲置、农户增收困难等瓶颈,帮助本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也为乡村振兴和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每天都能接送孙儿,忙起来的时候晚饭也可以在这边吃。”58岁的郭瑞琴在厂里是出了名的勤快,她在上班的同时,还和自家亲戚一起打理有二三十亩地,每年插秧、打谷子都会请假一个月左右,“有事提前和老板说,上班时间很灵活。”

服装厂里类似郭瑞琴的人不少,从年轻的陪读妈妈,到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对大家而言,这份工作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工作时间的灵活,既能兼顾家庭和农活,又能利用空余时间提高收入。

缝制衣服

据悉,截至目前,黄家镇已发展起以服装代工、面料加工为主的轻纺“微工厂”32家,年产值约4300万元,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527人,带动人均年增收3.8万元,其中留守妇女更是有415人。

为帮助群众就业,隆昌市黄家镇还常态化开展纺织技能培训,邀请熟练工人、先进设备生产厂家对有意向的群众开展纺织技能培训13次,有力提升工人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着力打造“黄家织女”用工品牌。

为匹配用工需求,当地还探索建立镇级用工信息库和线上招工平台,创建“微工厂用工联盟”,统筹调配、精准匹配各工厂阶段性用工需求;同时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用工台账和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探索“农事+工厂”双日历机制,统一调度农户就业,开展动态用工,确保“农忙不荒田、农闲不停工”。

“通过收集企业需求,我们目前正在谋划实施定制化轻纺集散中心建设,未来将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微工厂’集聚发展,推动设备共享、场地共享、人员共享。”黄家镇副镇长范期银介绍,目前项目已选定约1700m2的闲置粮仓进行改造升级,正在开展前期设计工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