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房的女医护人员挥动着抗疫必胜的拳头。王斌 摄
医护人员采集医学标本 王斌 黄正华 摄
内江路桥集团志愿服务队在高铁内江北站疫情防控点值守,为旅客免费提供防疫中药汤。王斌 摄
2月11日,内江公交202路公交车长邹声华对车厢内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王斌 黄正华 摄
东兴区富溪镇顺江村村民自发给防控人员送汤圆 钟雨君 摄
高速公路市中区站疫情防控点,志愿者正在值守。 王斌 摄
内江市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伍雪梅 摄
内江日报社记者王斌在隔离病房采访 黄正华 摄
部分市级专家组成员合影
“清零啦!”
3月11日上午10时50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甜城大地:随着最后一名确诊患者走出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全市累计报告的2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清零”。这意味着,内江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从1月24日确诊首例患者至今,内江用47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并成功做到了“病人零死亡、疑似零漏诊,医护零感染。”
“清零”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决策部署,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等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一线,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的成果,也是广大甜城儿女自觉待在家、全力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果。
武汉封城次日
内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是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上下同心合力抗疫的有力感召。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即成立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应急指挥部,全面动员部署防控工作。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部署,见证同时间赛跑的速度——
1月21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扎扎实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1月23日,我市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宣传舆论、后勤保障和综合工作等工作组,由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任组长。
1月24日,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内江第一时间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以战时精神状态、战时纪律作风、战时指挥调度,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1月26日,我市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委书记马波,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莉多次召开会议、深入调研、听取汇报、作出指示,要求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在我市蔓延。
在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的统筹协调指挥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状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第一时间成立市级层面的医疗救治专家组,确定市、县两级定点医院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做好人员、药品、物资、技术、病房等相关准备;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发热病人及时开展检测,重点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密切观察……
两天后
村社战“疫”全面打响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与病魔较量……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厚植家国情怀、家园意识、家人心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在严防死守的全域阻击战和全民保卫战中,打出了信念、打出了信任、打出了信心。
自1月26日以来,我市全面铺开人员摸排、进出人员检测防控、聚会监管、患者医疗救治等一场又一场防疫阻击战。
“坚持村子为战、社区为战,划片包干、网格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继续把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细做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委书记、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波靠前指挥,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给出行动指南。
紧跟着,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制定《内江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23条措施》,以及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第12号通告出台,全市所有村社、小区、单位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战“疫”全面深入推进,村社战“疫”全面打响。
每个村、每个社区就是一个战场:全市划分为420个疫情防控片、2737个网格,以村子为战、社区为战,划片包干、网格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把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工作不折不扣地做到位。
每家医院、每间病房也是一个战场: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明确7家定点医院、1家后备定点医院和1家储备医院,对确诊病例坚持“四个集中+5G远程”,实行“一人一方一策”,强化中医药救治参与,所有患者得到治疗。
每名党员、每名群众都是战斗英雄:援助湖北医疗队9名火线入党的队员、医学观察点里当起临时爸妈的医护人员、身患癌症坚守防疫一线的村支书、为家乡捐赠10万只口罩的在粤内江籍人士……
全市上下一盘棋、全市人民一条心,坚定地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细致——
全市上下闻令而动,汽车站、码头、火车站、高速路口均设置体温检测服务点,发现发热人员,及时送医疗机构就诊。
市中区各镇、各部门担任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广途径的拉网式摸排。
东兴区将防控宣传内容录制成语音,通过流动车辆的大喇叭、各镇各村的小广播不间断进行宣传。
隆昌市广泛开展“防控疫情、党员先行”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对社区内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商场超市等人员集聚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资中县加强交通管控,在各交通要道设置“发热检测点”,对高速出站口和在车站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员逐一检测体温、登记信息。
威远县自1月28日起,暂停全县省际、市际客运班线,暂停往返资中县、隆昌市所有县际客运班线,全县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停对外开放商品房售楼部(案场),殡仪馆暂停遗体告别仪式,不再接受预约登记。
内江经开区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联系辖区医药批发企业落实疫情防控相关物资保障。
内江高新区干部职工积极引导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实现街道覆盖率100%。
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落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在内江全面构筑。
战“疫”14天
内江首例新冠肺炎治愈者出院
1月24日,大年三十,所有内江人都被一则消息抓住了“眼球”:资中确诊全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魏女士。
幸运的是,早于一周前,市卫健委就未雨绸缪,成立了市级专家组。
自专家组成立以来,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市一医院副院长张永,常务副组长、呼吸内科专业组组长,市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先华,就没有休息日,甚至没有一个安稳觉,专家会诊、诊疗指导、医务人员培训、各级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以及深夜响起的电话,填满他们的日常。
对于这个首例病人,全市上下都高度重视,市里立即派出多名专家前往资中指导医疗救治工作。
确诊当天,魏女士状况很不好,咳嗽,腹泻,全身无力,连站起来都很困难,下午就被转入资中县人民医院ICU负压隔离病房,吃饭、大小便均需护士协助。
次日,魏女士病情加重,CT显示其多肺叶病变,情况不妙。
“必须调整医疗方案,绝不能让病人发展成危重症,甚至死亡!”大年初一,李先华和市级专家组重症医学组组长、市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肖先华,重症医学专家、市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力,呼吸内科专家、市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罗进,4名专家齐聚资中,指导当地对魏女士采用“多对一”精心治疗模式。
经过专家会诊,大家判断魏女士除了新冠肺炎,还伴有细菌感染,建议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菌治疗。当晚,患者退热。
在市县两级医护人员努力下,短短两三天时间,魏女士情况明显好转,于1月28日转入普通隔离病房治疗。
2月2日起,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我市对确诊患者实施定点集中收治,包括魏女士在内的全市所有确诊患者集中收治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疑似病人集中收治在定点医院。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成为战“疫”最前线。在专家组成员轮流蹲点,跟进指导会诊的基础上,市卫健委从全市不同定点医院调集了精锐医疗力量增援市二医院。
来到陌生的地方,生着病,与家人分隔,生活不便,魏女士备感落寞。最初几天,魏女士心理产生偏差,不愿意配合治疗。为此,心理专家开始介入魏女士的治疗。
不仅如此,医护人员把她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她想吃水果,大家就帮她买;她怕冷,大家就帮她代买了毛拖鞋;她要吃中药,护士们就用热水给她温好再递给她……医护人员视病人如亲人的仁爱之心感动了魏女士,增强了她战胜病魔的勇气。
“2月7日,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魏某康复出院!”消息传出,振奋人心。
“市委、市政府为你们取得的突破感到骄傲,向你们付出的艰辛表示感谢,对你们所作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治愈全市首例病例,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斗志。”市委、市政府在致各位专家、医务人员的《慰问信》中肯定道。
战“疫”44天
21人相继走出隔离病房
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在道路卡口和过往车辆中、在工厂车间和商场市场,在网上网下和村头巷尾……连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担当担责,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不断凝聚旗帜的力量、制度的力量、人民的力量、科学的力量、法治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
魏女士出院后,我市治愈患者出院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2月8日,元宵节,21岁的小周治愈出院。从确诊入院到治愈出院,他仅隔离治疗了9天。
当天下午,市委书记、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波,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组长、应急指挥部指挥长郑莉,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和救治专家组成员,为大家加油鼓劲。
2月12日,湖北籍小伙熊某治愈出院。他第一时间和居住地联系是否还需要志愿者,希望能为四川人民出一份力,为社会做点贡献。
2月14日,患者丁先生和贺女士一同走出隔离病房。在网上得知治愈患者血浆中含有抗体,有利于重症患者的治疗,贺女士迫不及待地向主治医生表达了捐献意愿,她说,住院期间,给医护人员添了麻烦,希望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2月17日,34岁的敖女士治愈出院;
2月20日,魏女士的丈夫及哥哥,来自威远的患者兰女士,来自隆昌的耿先生办理好出院手续后,4人同时走出市二医院隔离病区,创下单日确诊患者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
……
包括魏女士在内,从2月7日到3月8日,21人走出隔离病房,治愈出院。
值得一提的是,魏女士的儿子小李只有15岁,是全市最小的确诊患者。为此,医院将母子俩安排在一间病房,方便照顾。
小李2月2日转院至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集中收治时,已经没有发烧、咳嗽症状,只是食欲不振、恶心反胃,经中药调理后,症状很快消失。但由于其多次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延长了住院时间。小李自2月22日开始服用“新冠1号”排毒,于3月4日治愈出院。
据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中医组组长、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刘晋利介绍,包括魏女士在内,全市报告的2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中医中药贯穿始终。
“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西药治疗需对病,中药却可对症。”刘晋利说,对新冠肺炎这种新病种,中医中药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一人一方一策,辨证施治。大多数患者在治愈出院后仍有服用中药,并由中医跟进回访。
随着确诊患者陆续出院,疫情扩散势头得到遏制,内江紧跟省上步伐,于2月26日零时起,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降为二级响应。
战“疫”47天
“清零”不停战
3月11日上午10时许,看着患者李先生走出隔离病房,所有医护人员都激动无比,“清零啦!”
消息很快传遍全城,持续刷爆内江人的朋友圈。不少网友留言,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救治点赞,向坚守一线的专家和医务人员致敬!
截至3月10日24时,内江已连续2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连续27天无新增疑似病例。已治愈者中,经回访、复查,暂无人发生病情反复。
这是内江战“疫”以来,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标志着内江疫情防控阻击战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但,确诊病例清零,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对此,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3月10日召开的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第十五次会议再次明确: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恢复的艰巨性,严格按照“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的要求,慎终如始,保持韧劲,守牢防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战“疫”不松懈,发展不停步。我们会走过阴霾,共赴春暖花开!(张小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