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内江最牛“制衣厂”:曾为“人造太阳”定制隔热“外套”

2021-10-18 10:34:42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周海波郑志浩 刘煜瑞 唐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郑志浩 刘煜瑞 唐广 摄影报道)10月15日,内江经开区汉晨路,四川诺满绝缘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车间忙碌,一批批可拆卸式柔性保温套不断从生产线上产出。

“目前正在缝纫的这一批产品是我们公司与欣克利角核电站签下的订单,将主要用于制作核电站的密封环。”四川诺满绝缘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杨名菊介绍,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纺织品”实际上却拥有多项专利技术,除了原材料必须进口外,整个产品的诞生还要经过层层的设计和测试。

厂区的布置简洁,主要分为钣金车间和缝纫车间两部分,钣金车间的主要工艺流程有切割、折弯和焊接,缝纫车间的主要工艺流程有裁剪、缝纫和填充等。这家企业参与过多个“高精尖”的项目。公司总经理黄河列举了其中的几个——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托卡马克装置真空室的隔热层、欣克利角核电站密封环、台山核电1—2#RPV顶盖保温层。

这其中,“人造太阳”真空室隔热层项目从接到订单到完成更是历经8年之久。“真空室就像一个游泳圈,其烘烤工况下温度高达300℃,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个游泳圈包覆上一层保温材料,让圈内外的温度都降到70℃以下。”黄河总经理黄河介绍了公司在HL-2M托卡马克装置实验项目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并做了一个形象比喻:“我们相当于在给‘人造太阳’做‘衣服’,通过‘私人订制’的方式,为它们设计制作一件隔热‘外套’。”

自2012年接到订单后,黄河就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同业主单位一起,共同努力尝试了几十种方案,选定隔热材料、确定组合搭接方式、隔热材料漏粉和漏热问题……项目推进过程中,整体设计方案推倒重来至少有10余次,而小的细节更是改进上百次,攻克了诸多困难。

据了解,自2009年成立至今,四川诺满绝缘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已成功申请包括《核电反射式保温用金属箔片》、《核电用搭接式金属反射型保温层》等数十项专利,更成为了Siemens、MAN Turbo、Shell等国际知名公司长期配套的设备隔热产品制造商及维护商,而诺满绝缘近年来的营业收入也在迅速增长,“预计今年还将翻番,利润额达3000万元。”黄河介绍,下一步该公司将开拓多领域协作模式,抢占细分利基市场,专注科技发展,打造“高精尖”企业,以更强的干劲推动企业实现更大更远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四川诺满绝缘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还与行业领先的德国凯富公司(KAEFER)达成了技术合作,并在内江经开区设立了合资公司,项目将主要从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金属反射保温层、核岛主回路金属保温层、核岛辐射屏蔽层等隔热保温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项目目前已正在迅速推进,预计将在3年内投产。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缴纳税收4200万元。”黄河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