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3代人的水文情 内江36年水文老兵见证山川变化

2022-04-13 08:59:1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周海波罗尹 郑志浩

四川在线消息(罗尹 记者 郑志浩)4月11日下午,内江市气象部门连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伴随着雨季的到来,内江水文如何迎汛备战?

“水文人也是江河吹哨人,责任重大,我要为他们服好务。”今年56岁的唐明安是四川省内江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以下简称“内江水文中心”)一名后勤保障人员。与水为伴的唐明安深耕内江水文系统36年,历经多个岗位锻炼,成为一名水文“老兵”。在内江水文中心被传为一段佳话的是,从唐明安父辈开始,3代人有6人都从事水文工作,成为“水文世家”。

耳濡目染 在水文站长大的少年埋下“水文种子”

“我的父亲、母亲是宜宾市高县福溪水文站1958年建站时最早的一批水文职工。”出生于1966年的唐明安回忆起在水文站长大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在无数个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洪水爆涨的夜晚,留下算盘、水尺、量筒、量杯、采沙器等测量工具在外冒雨工作忙碌的身影。

和如今的现代水文、智能水文相比,那时不仅测报工具简陋,工作环境也很艰苦。正是在与水为伴的童年、少年时代,悄悄地在唐明安的心底埋下“水文种子”。

老一辈内江水文人正在进行水质采样

1986年12月,唐明安背着铺盖卷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成都彭县新桥水文站,做着和父亲同样的测站工作。此时,包括3个姐姐在内,一家6口人已有4人迈进了水文系统。

此后多年,唐明安先后辗转成都、彭县、宜宾、自贡等多个水文站。欣赏了多条河流的碧波荡漾,也遭遇风雨交加下的咆哮怒吼。36年的如歌岁月,见证山乡巨变,是他陪着河,河也伴着他。

不断学习 见证水文预报手段的变化

水文勘测是防汛抗旱的耳目尖兵,通过水文分析,提前做好旱涝灾情预警是水文站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琐碎和辛苦,但总得有人干!”唐明安说,水文人常年与江河洪水打交道,风里来雨里去,需要有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荣誉感。

“这种工作作风来源于我的父母,深深地影响了我和我的家庭。”唐明安在工作中不忘学习,工作之余,他自我加压,自学考上专科,又考上本科。在他言传身教的教育之下,女儿也很优秀,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还曾出国留学。

老一辈内江水文人正在进行水质采样

多年驻扎,他见证了山川变化,也见证着水文预报手段的变化。近年来,内江水文中心逐年增加水文设备方面的投入,水文站也配备了很多现代化的水文设备。唐明安告诉记者,这些设备,不仅让日常工作轻松了很多。“以前站上工作人员需要八九个人才能正常运转,现在只需要1个人值守就可以胜任,即便是汛期,最多也只要4个人就能全部搞定。又比如测河流含沙量,以前需要撑船冒着生命危险到湍急的洪水中去进行取样操作,现在通过先进的设备直接就能取样,省时省力还安全。”

站点建设同样取得长足进展。“在沱江流域,目前就有6个国家基本水文站、8个中小河流水文站、56个水位站、80个雨量站,未来还会进一步增设。这些站点共同交织成一道信息网,为整个沱江流域的国民经济建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防汛抗旱等,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水文服务。”唐明安说。

接力传承 3代人中有6人驻扎水文系统

“只有家庭幸福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采访中,唐明安多次提到对家庭的经营。家风是什么?他思考片刻,言简意赅:“懂得感恩,明白敬畏!”

“老唐这个人特别好学,永远对工作充满了激情,思维很活跃,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与他共事了33年的老同事李晓锋表示,唐明安还有一个品质是尊老爱幼,体现在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而且时常陪伴94岁高龄的母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9年8月份,唐明安三姐的孩子高良也进入了内江水文中心工作。至此,从唐明安父辈开始,包括他父母以及三姐一家三口,大家族的3代人中有6人都从事水文工作。“舅舅虽然在单位里是老员工,但他依然每天学习新事物,是我学习的榜样。”高良说,在工作中,他和单位里年轻的同事们一样,经常得到舅舅的指导和帮助。

万千情愫,寄予江河。于唐明安而言,36年的水文生涯,是呈给父母的一份答卷,更是送给子辈的一份嘱托。(图由内江水文中心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