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资源 首批“内江造”新能源叉车走出国门

2022-05-30 09:48:5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周海波刘煜瑞 唐广 郑志浩

四川在线消息(刘煜瑞 唐广 记者 郑志浩)5月27日,内江经开区四川集世迈新能源物流智能装备园区,企业的生产车间内,经过焊接、探伤、抛丸、喷漆等工序,一辆辆新能源叉车(物流仓储车)陆续成型。

“这一批新能源叉车总共有18辆,在完成质量检验后,将在近期陆续发往土耳其、菲律宾等地。”四川集世迈物流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西车)总经理苏琳介绍,目前该公司完成对四川德摩叉车有限公司3栋老厂房和1栋办公楼的装修改造,新建了3栋生产厂房,开始小规模试生产新能源叉车。

据了解,四川集世迈物流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西车)为浙江西车智能物流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2019年11月该公司与内江经开区签订协议,整体收购四川德摩叉车有限公司,建设西车新能源物流智能装备产研销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一期投资1亿元,建立西车新能源叉车产业西南产研销总部;二期投资2亿,建设商用专用车产业基地及展示中心;三期项目预计投资25亿,建立西车新能源商用车和物流车造车平台,建立产研销西南和东南亚总部。

“相较于传统的燃油叉车,新能源叉车具有无污染、易操作、节能高效等优点。”苏琳介绍,目前,四川集世迈(四川西车)新能源叉车主要有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两种,叉车最大承载能力达到10余吨,满电状态下可连续工作4—5小时,锂电池寿命可达3—5年。此外,集世迈还可通过加装智能感应器等技术手段,将叉车运输效率提高约5%。

从2019年11月项目签约,到2022年5月试生产,四川集世迈新能源物流智能装备园区项目的顺利推进实属不易。“因为此前德摩叉车经营不善,导致上万平方米厂房和厂区闲置。”

内江经开区项目综合推进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此过程中,内江经开区经过多方奔走,最终携手浙江西车智能物流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四川集世迈新能源物流智能装备园区项目。项目落地过程中,内江经开区各级各部门还全力帮助协商化解四川德摩叉车债务事宜,解决各类遗留问题,加速办理项目开工建设前一系列手续,稳住企业投资信心。

项目的落地投产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讲,利用现有的闲置厂房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建设周期,解决浙江西车在川南地区物流装配的问题。对于内江经开区来说,在盘活了闲置资源的同时,四川集世迈新能源物流智能装备园区项目的落地也可以进一步助推园区产业发展。

“项目的投产还会进一步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内江经开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内江经开区正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在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方面,未来内江经开区将重点招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电池生产、动力系统生产、关键零部件制造、充电站桩生产及运营等产业链项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