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曾胜利)自干部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东兴区着力从责任落实、业务规范、考核评价等方面强化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夯实脱贫致富组织基础,为“精准扶贫”注入鲜活动力。
签订“三诺”落实“三级责任”。“第一书记”通过与驻村工作组、驻村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驻村所在的党支部签订承诺书,落实对县、乡、村三级的责任。一是签订《驻村承诺书》。对“第一书记”定工作地点、定岗位职责、定工作纪律、定重点任务,全力保障选派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二是签订《年度承诺书》。 “第一书记”根据本村年度目标任务,提出不少于10件承诺事项,承诺事项明确具体、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三是签订《任期工作目标承诺书》。由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第一书记”根据工作职责和所驻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符合该村实际的“第一书记”任期工作目标承诺书,“第一书记”与所驻乡镇(街道)党(工)委签订承诺书,明确“第一书记”任期工作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
印发“三册”规范“三级业务”。通过印发工作手册、业务培训学习册和考勤册,让“第一书记”明确以村工作为主、乡镇(街道)工作为辅、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一是印发《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手册》。《手册》为“第一书记”相关知识、扶贫工作相关知识、五保申办、低保申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求助等7个版块。二是印发《到村任职“第一书记”业务培训学习册》。将《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农业基础》、《农村电子商务》、《怎样做好扶贫工作》、《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等培训内容,印制成《培训学习册》。三是印发《驻村“第一书记”考勤册》。要求“第一书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在村工作时间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总数的2/3。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但须视农务、村务情况统筹安排,因特殊情况需请假的,报经区委组织部批准,同时报派出单位备案。
出台“三法”强化“三级考核”。出台日常管理、组织管理、驻村帮扶三个考核办法,着力强化县、乡、村三级组织考核。一是出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日常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对“第一书记”的职责定位、推荐选派、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工作纪律、考核奖惩、保障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考核。二是出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派出单位考核办法》。明确从机构运行、工作计划、动态分析、人员管理、跟踪问效、奖分条件等5个方面对乡镇(街道)党(工)委进行考核。三是出台《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从考核对象、考核组织实施、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明确了乡镇(街道)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区级部门(单位)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三级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