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东兴区全面打响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战役

http://www.scol.com.cn  (2017-01-12 08:10:23)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钟雨君  

响“三大治污战” 建设美丽东兴

——东兴区全面打响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战役

美丽东兴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部署,全面加强东兴区生态文明建设,在东兴区委七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东兴”的决定。

■ 实施综合整治 防治水污染

东兴区首先打响水污染防治战役,全区以控制和削减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污染物为主攻方向,科学编制了《东兴区小青龙河水污染总体达标方案》、《东兴区大清流河水污染总体达标方案》、《东兴区水库水污染总体达标方案》,建立沱江干流东兴区段、小青龙河、大清流河干流、水库主要污染源清单,实施最严格水环境监管制度,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同时,加快沱江、小青龙河及大清流河沿岸生活、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对城市建成区内4条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划定畜禽养殖适养区、禁养区,实施辖区河流沿线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不断改善三大河流水环境质量。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及良好水体保护工程,对小青龙河污染水体进行综合整治,开展大清流河水体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行为。

积极加强农村水污染治理,提升改造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行污水处理社会化营运。对水污染严重的村组实施连片整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开展生态乡(镇)、生态示范村、生态家园创建工作。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重新划定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备用水源、应急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评估、水质全指标分析和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

■ 实施“五大工程” 防治大气污染

东兴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主要是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工程、抑制城市扬尘工程、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工程、治理机动车船污染工程和控制秸秆焚烧工程),持续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同时加快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推行绿色施工,严格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强化城市道路扬尘防治措施,加强城市堆场扬尘综合治理,推行建筑垃圾密闭运输,综合整治餐饮油烟污染,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到2017年底,东兴区将在城区建成区范围内淘汰所有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高污染燃料工业锅炉,强化机动车船尾气污染治理,加快淘汰黄标车和重污染老旧车辆。并建立健全“协同治污、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公众参与”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区、乡、村三级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大力提高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资源化利用水平。

■ 监测土壤环境 防治土壤污染

东兴区土壤污染防治着重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掌握全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和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情况。

设置和优化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动态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充分发挥行业监测网作用,基本形成东兴区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积极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和信息资料,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区土壤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序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土壤类别清单。

■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

在积极染污防治的同时,东兴区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和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保管理体制和科学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加快建立环境风险预警机制,依托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建设全区统一的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自然生态等要素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环保数据库。

同时,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强化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强化放射源安全管控及放射性废物储藏和运输监管。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健全污染物违法排放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机制,逐步实现以赔代罚。

改善环境质量关系到群众福祉,东兴区以保障群众健康为目的,重拳出击,集中力量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让全区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钟雨君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