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召开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力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2019-07-31 16:20: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海波张啸

四川在线消息(张啸)7月30日,资中县召开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2023年力争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命名县;到2023年,打造8个3A级景区、9个4A级景区、1个5A级景区和5个“旅游+”省级示范基地。

会上,资中县表彰了12个先进个人和12个先进集体,通报了全县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2018年,是资中县全域旅游发展的起步之年、破冰之年、攻坚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大抓文旅、抓大文旅,锁定“打造全域旅游、建成文化强县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真抓实抓,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发展态势总体喜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0.67亿元,同比增长27%;接待游客975.19万人次,同比增长11.1%。

近年来,资中县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力建设文化强县旅游强县的实施意见》《资中县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细化完善“1136”发展思路,初步构筑起了“一核一带四特四环四区”文旅融合发展布局。

突出抓创A行动,景区打造迈出步伐。坚持握紧拳头、集中力量抓A级景区创建,在建8个项目中,罗泉古镇充分挖掘盐业文化、革命文化、武术文化等历史文化,风貌改造、河道整治、盐神庙维修、城隍庙重建等工程建设加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内可望创建成功。孟塘里乡情生态旅游示范园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练氏文化,将“文化+农业+旅游”融合起来,3A级旅游景区创建有序。响水滩休闲农业旅游区项目自前年开园以来,通过精准化差异化营销,成功吸引了成渝两地及周边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去年实现旅游收入900万元。沱江新画廊一期项目、厚龙溪生态园一期项目、蒙溪梦幻花苑项目、原耕部落•心农场项目、花湖洞天观光项目等有序推进。

突出抓软硬环境,外部形象不断提升。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精心包装、谋划文旅项目30余个,纳入2019-2022年度目标任务计划,做强资中各个文化旅游点。其中资中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将分三期用5-8年滚动建设,把核心区建成4A级景区,项目预计总投资148亿元,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万亩血橙公园项目预计投资1亿元,建设期2-3年,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资中县银山橙香田园综合体目预计投资51亿元,按10年分期滚动建设,总用地规模6702.3亩。这些项目招商成功后,将极大地拉动我县经济发展,推动我县文旅发展质的飞跃。

突出抓机制创建,联动体系初步完善。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日程,把文旅发展纳入年度综合绩效目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了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建立了政府咨询机制,组建了专家咨询团和历史文化研究会,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咨询和决策指导。

未来,资中将紧盯文旅业态,抓实“四大工程”,在做优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上聚焦发力。

一是抓实文化资源挖掘工程。按照“1136”思路,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水文化资源内涵,提升“儒家、佛教、革命、武术、美食、井盐”六大文化品牌。在挂牌保护3个古街区、340处古建筑、4个古村落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大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年内完成文武二庙的复原性展示陈列,积极筹建资中博物馆,加快探索文物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强化以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加快建设“文化之城、音乐之城、教育之城、生态之城”,彰显苌弘故里、状元之乡、山水资中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二是抓实特色品牌创建工程。抓好罗泉古镇、资中古城、礼乐山谷、半山•悦谷等19个国家3A及以上景区创建;加快打造罗泉文旅、鱼溪鲶鱼、公民回锅肉、银山血橙4个特色小镇;支持沱江新画廊、鱼溪响水滩、高楼原耕部落等5个农旅园区创建“旅游+”省级融合示范基地;推进厚龙溪生态园等11个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对“12121”精品线路等重点区域进行亲子游内涵再造,大力开发木偶体验等系列特色项目;有序推进沱江两岸景观节点、生态廊道打造,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助推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明心食品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和资中经开区凤凰工业园“三园”工、农、商、学、旅互动融合发展样板,争创“研学旅行”示范县。

三是抓实文旅新业态催生工程。积极探索“古城+山水”“古镇+田园”“工业+农业”“田园+农旅”“农业+文旅”等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抓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培塑罗泉—鱼溪民宿集群示范带等3个旅游品牌,强化祭孔拜孔国学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培育营销,开发“古城+田园”月光旅游经济项目,加快推动万亩血橙主题公园、东方文商与香港新恒基合作建设礼乐山谷等18个重点文旅、农旅融合发展项目。

四是抓实旅游形象营销工程。全方位搭建资中全域旅游营销平台,制作资中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创作资中文化旅游歌曲,持续推动资中木偶等文旅产业和文旅品牌“走出去”,积极配合《月是故乡明》电视剧拍摄工作,扎实举办各类亮点纷呈的文旅节庆活动,打响擦亮资中文化旅游品牌。

此文,资中将明确目标任务,做优“三大配套”,在做强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上聚焦发力。

一是做优全域快游路线配套。主动承接成都,打通成都红星路南延线—罗泉古镇、遂洪高速北斗出口—发轮镇等外连旅游通道,着力构建“一环五横五纵六连接”干线公路网、“一大四小”旅游大环线交通体系。抓好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生产道路PPP项目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标牌设置,基本实现“1小时景景通”“1小时城景通”。

二是做优全域旅游环境配套。有序推进以水美城“1128”生态城市建设空间布局构建和“三带绿化、两线出彩”绿化工程,推动文旅生态塑形;开展餐饮等领域示范店(点)创建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资中血橙、“资州仔”等本土特色美食;构建资中主题民宿集群,补齐游客住宿短板;持续开展“美丽资中•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旅游环线每30公里配建2A级以上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和自驾游服务站,推进旅游厕所覆盖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环线。

三是做优全程优质服务配套。加强智慧旅游规划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编制《资中县旅游指南》《资中县旅游导览图》;组织开展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培训、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全县文旅服务质量和水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