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主动融入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市“七轮驱动”发展格局,抢抓成渝城市群发展机遇。积极组织友万物联等30余家企业参加“2019年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省市招商活动,包装推介内江电子商务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园中园”项目20个;坚持“走上去、走出去”,争取产业扶持等资金1.3亿元,到位资金4490万元。开展招商活动30余次,共签约明泰电子、瀚华金控等项目22个,1-6月到位市外资金14.12亿元,同比增长16%。
2、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升级改版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成功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四川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顺利获批省级协同改革先行区,9个项目获批省、市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资金,计划培育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交易额达到3000万元;开展“人才特区”建设,依托“三百计划”“甜城英才”等渠道,吸引博士后2名、博士9名、硕士55名和本科生221名入驻创业,建立博士、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支持;优化平台建设,顺利启动汉安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工作,已通过专家组现场考核。
3、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建立产业扶持基金5000万元、种子资金800万元。深化政企银合作,筹集担保资金200万元,为52家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100万元。以建设审批便民服务示范区为契机,认真梳理权力清单3129项,着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蔡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