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种桃人:放弃高薪返乡 誓让荒山变金山

2020-05-19 09:19:50来源:川报观察编辑:周海波唐明润 张啸 郑志浩

四川在线消息(唐明润 张啸 记者 郑志浩)5月17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五龙村的桃园逐渐热闹起来。看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42岁的尧传金准备好台秤、果篮,擦去额头的汗水,露出久违笑容。

当天是尧传金的“金果园”正式开园的日子。随着车辆陆续驶入,他一边招呼客人们停车,一边指引大家采摘。

“我们果园的桃子品种叫‘夏满蜜桃’,在夏至和小满之间成熟,又脆又甜。”尧传金说,虽然果实比预期的小,但看着桃子如期成熟上市,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

尧传金曾经是一名消防员,转业后当过保安。2004年,他回到家乡,从事货运、建筑等行业,足迹遍布全国,业务还做到过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

由于踏实肯干,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2014年,看到家乡五龙村因大量劳动力外流导致土地荒芜,尧传金做出了一个令全家人都极力反对的决定——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回村当村干部。

“他一年保守估计,挣几十万没问题。一家人在城里住得好好的,非要回来。”说起尧传金的做法,父亲尧章友至今仍不甚理解。

可让父亲生气的还在后头。2018年,从五龙村委委员干到村支部书记的尧传金又做出一个决定:流转土地种桃树。

拿出自己的积蓄,找朋友借钱,又到银行贷款,尧传金发起成立了金奇种植专业合作社,陆续投入近80万元,流转下80亩山地,种下近八千株优质桃树苗。

“这些土地以前种满了粮食,撂荒太可惜了。”为了管好桃树,尧传金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妹妹照料,自己一头扎进山里。早上5点上山,中午1点到父亲家“蹭饭”,晚上11点多还在山上转悠。

“他四十几了,还要我养。”尧章友打趣地说。在城区某医院当护士的妻子谢玉芬一到休息日,也只能带着委屈,跟着尧传金回乡当农民。

桃树刚种下就遇天旱,尧传金天天带着工人抗旱,仍有几百株桃树渴死。自己的心血打了水漂,这个黝黑的中年汉子一个人坐在山顶,看着工人劳作,自己悄悄抹去眼泪,不敢让家人知道,怕他们跟着难过,也不敢让外人知道,怕被人笑话。

今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身为村支书的尧传金带着村干部日夜值守在村头的劝导点上,近两个月无暇照管桃园。

4月初,随着当地疫情形势的好转,尧传金终于能抽出身来,照料自己的产业。此时,他才发现,由于雨水异常偏少,原本此时应该达到100克左右的果实,才手指头一般大。

天不下雨,就自己抽水。有过之前的教训,尧传金在山脚挖了约5亩鱼塘,不喂鱼、只蓄水,此时派上了用场。连日来,他顶着高温,披星戴月,带着工人抽水浇树。

5月中旬,满手血泡已磨成了老茧,但看到树上鲜红的桃子,一个多月没回家的尧传金露出久违的微笑。他给自己的桃园起名“金果园”,寄托了自己将荒山打造成金山的美好愿望。

“昨天下午还没有正式开园就卖了8000多块钱。今天上午已经来了100多名游客。”尧传金说,投入几十万,见着回头钱的感觉真好。

尧传金估计,今年已经成熟的80亩桃园,可采鲜桃3万余斤,到盛果期每亩产量可达1400斤左右,另有100余亩桃园有望于明年开始挂果。

如今,20余名当地村民长期在“金果园”务工,高峰期达到50余人。“我要想自己一家人过好日子,就不会回来,我回来就是要让全村人都过好日子。”尧传金说。

根据他的规划,金果园从每年5月至10月都有水果成熟。“今年大家没出门,明年春天我们五龙村要办一个桃花节,到时请朋友们都来赏花。”说起五龙村的明天,尧传金信心满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