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唐明润 罗尹 张啸 记者 郑志浩)8月下旬,1981年来最大洪峰过境内江。洪水退去,淤泥堆积,让城市沿江两岸留下“一层灰”。8月25日,烈日当空,东兴区120名民兵参与到清溪湿地公园清淤行动中,清理龙湾半岛外步道和斜坡绿化带的淤泥,很快,甜城湖岸边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
走进城区,干净整洁的街道与绿意盎然的岸边相得益彰。古朴大气的东兴老街,青砖绿瓦,修旧如旧,临街铺面因干净卫生备受好评;宽敞明亮的大千路口,车流不息,人来人往,交通井然有序;历史悠久的椑木古镇,绿植环绕,健康美食飘香,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绿地。在这背后,都和“创卫”两个字有关,它刷新了东兴区的城市“颜值”,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线上升。
》》》久久为功
全民创卫共建美好家园
8月27日,在沱江边的“蓉城第一关”——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一群党员志愿者正在街边对占道经营的商贩进行劝阻。“我们设置了4个机动组40人对占道经营、清理石头建渣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椑木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椑木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以来,椑木镇以“党建+创卫”模式,广泛发动党员积极参与投身“创卫”工作,形成“人人为创卫、创卫为大家”的新风尚、新风貌、新景象。
8月21日当天,共有300余名党员佩戴党徽和红袖标积极投入到创卫大扫除活动中,党员们用自身行为示范,带动了3000余名群众参与创卫,形成了党、群团结一致,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记者了解到,椑木镇将区域网格化,设置了33个小网格,派了150余名志愿者作为文明劝导员对创卫工作精细化落实。
这是东兴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个缩影。
2017年,东兴区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先后印发了《内江市东兴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内江市东兴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职责》《内江市东兴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级领导对口联系和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制》等指导文件。作为内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主战场,东兴街道、西林街道、新江街道和椑木镇的39个社区参与创建,拉开了一场“创国卫”持久战。建设、城管、教育、环保、卫生、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纷纷下移重心,排查存在问题,排出整改时序,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用“创卫”标准倒逼创建进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8年9月,通过病媒生物防制达标省级考核评估,拿到“创国卫”通行证;2018年12月,通过省级综合考核评审初检暗访,拿到“创国卫”入场券;2019年5月,通过省级考核评审综合检查,被推荐接受国家暗访;2019年7月,椑木镇以820分的高分通过国家卫生乡镇暗访;今年1月,通过了国家暗访;现在,迎来“创卫”的最后冲刺阶段。
》》》夯实基础
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为什么东兴区一定要创卫?这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在创国卫过程中,东兴区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环卫保洁能力得到提高,交通出行方便快捷,市民健康更有保障。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一载体,东兴区上下集聚正能量,推动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助推经济民生协调发展,更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东兴老街、汇宇一品、榕树街、桐梓坝、九龙生活广场、椑木名辰6个农贸市场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市民可以舒心逛菜市;新建成的两个标准化农贸市场,让市民有在星级超市买菜的感觉。在征求群众意见后,设置了东风路、马家坪、星桥街3个便民服务点,极大地满足了群众需要。
在道路建设上,新建了3条市政道路,改造提升背街小巷道路20条,实施65个老旧院落整治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70.47公顷。此外,占地532亩的中农联·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中心、面积18000平方米的高寺木材交易市场、面积50000平方米的红旗货运停车场、占地30亩的汇金二手车交易市场,这些市场的建设,承接了城区原有零散不规范市场的搬迁转移,打造成品种集中的专业市场,方便商家,也方便消费者。
以凤窝街为代表的老旧小区也实现华丽蜕变。从“脏乱差”小区成为全区示范居民院落,是三街一镇老旧小区创建的样板。峨柴社区、麻柳坝社区、新坝小区等一批创建示范点位,也为该区基层创建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让全区人民收获了整洁环境、舒适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数,更收获了现代的生活理念、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今的东兴区,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条条大路整洁宽敞,两旁是银杏等绿化树,点缀城市更加美丽。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发展景象,城市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