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聚焦“一老一小” 保障改善民生

2020-10-28 09:49:48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刘永香 陈洁

聚焦“一老一小” 保障改善民生

——隆昌市关爱特困人员和未成年人工作纪实

给小朋友发礼物

参加儿童关爱保护监护责任政策宣讲进社区活动的人员合影

教老人做洗手操

开展爱心捐助公益行活动

10月22日上午9时许,隆昌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到龙市镇中心敬老院,与隆昌远达集团的人员一起开展爱心捐助公益行活动。他们将2500斤大米、20桶菜籽油(每桶40斤)及100套棉絮等物资捐赠给敬老院,受到群众称赞。

“感谢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关心!”敬老院负责人陈仁义说。

据了解,该敬老院经过2010年和2016年两次改(扩)建,占地3亩,建筑面积近4200平方米,有农村特困人员120名。“吃住免费,医疗有保障,衣服有专人洗。”陈仁义介绍。

“环境舒适,空气好,生活方便。”在敬老院住了5年的特困人员梁多泽说。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隆昌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推进基础设施项目

隆昌市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一期已于2019年5月完成综合验收,正在进行审计结算;二期于今年5月完成初验,正准备综合验收;界市镇中心敬老院改(扩)建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化粪池、消防水池、泵房等增量内容的施工前期准备;石碾镇渔箭中心敬老院建设目前已完成建筑主体、装饰及部分消防设备安装,正在进行消防通道及场地平整等附属工程施工。

黄家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有养老床位150张。自2019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

2020年,隆昌市农村敬老院适老化床位改造提升项目改造机构共6个、床位721张,该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预算编制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财政评审。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截至今年10月,隆昌市共有特困人员6522名。其中,城市特困人员117名、农村特困人员6405名。发放救助供养金3367.75万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62.71万元,为84名特困人员发放丧葬补助47.3万元,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截至今年10月,审批城乡低保413户851人,取消城乡低保1203人,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0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20元/月,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941.66万元。累计将符合低保条件的182户32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截至今年9月底,为40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33.3万元,将6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发放生活保障金39.6万元,为14名大学生孤儿发放助学金10.5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专业社工对全市困境儿童开展入户排查走访,共计走访困境儿童家庭268户。

关心关爱救助到位

10月26日下午5时许,黄家镇先锋小学负责人专程到隆昌,为“爱心筑梦·志愿同行”的“金喇叭”志愿服务队送去锦旗,感谢他们对该校贫困儿童的爱心资助。

据了解,从2019年4月到现在,服务队利用义卖活动的爱心公益金,对口帮扶该校的3名贫困儿童,解决了孩子在校吃饭难问题。

近年来,隆昌市扎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医疗康复和权益维护等工作,提高儿童关爱保护保障水平。

截至今年8月底,隆昌市共有系统在册留守儿童9819名,较2017年减少了1491名,困境儿童550名,较2017年减少了180名。目前,隆昌市已审批纳入分散供养的孤儿26名,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的有62名,有残疾儿童553名,纳入低保的困境儿童264名,特困供养的困境儿童26名。

隆昌市现有的164个村、65个社区,共建成儿童之家414个,配备243名儿童福利督导员(主任)从事儿童福利具体工作。

“按照‘明天计划’要求,从今年开始,隆昌每年对散居孤儿开展一次体检。今年以来,已为23名孤儿进行免费体检。”隆昌市民政局相关人员说。

9月24日,由隆昌市民政局主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承办的儿童关爱保护监护责任政策宣讲活动,在古湖街道春光路社区开展,社区部分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约80人参加。

活动邀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隆昌市司法局局长程满华作未成年人监护责任政策宣讲。

结合生活中家庭教育具体案例,程满华用通俗的语言,分析讲解隔代抚养、家庭监护责任缺位、失位、越位、错位等现象,并给出应对措施。同时,对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监护制度部分的立法精神、立法体例、制度设计等进行普法宣传。

多部门齐抓共管

作为儿童关心关爱牵头单位,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相关政策待遇,做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同时,投入资金10万余元,开展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老少牵手”“寒冬送温暖”等活动,解决儿童精神关爱、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差异化和精细化服务需求。

市检察院对留守儿童加强法治宣传,组建“亮晶晶心愿”工作室,开展未成年人法律知识宣讲,加大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犯罪案件侦办力度,为被害留守儿童提供司法救助。

市法院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市妇联创新维权模式,开通儿童维权绿色通道,组织“花儿微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慰问,并开展心理疏导。

市总工会整合资源,倡导热心的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开展“点亮微心愿”“金秋助学”等救助工作,重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工家庭留守子女。

市工商联利用光彩事业活动,动员企业参与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通过“99”公益日等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刘永香 陈洁 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