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郑志浩)7月29日,中国共产党隆昌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前一日,内江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也召开党代会。内江全域两区一市两县相继开启谋划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内江区市县一级党代会,将审议区市县党委工作报告和区市县纪委工作报告,同时规划未来5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党代会,事关一个地区未来五年大计。纵览本次内江各区市县党代会,聚焦未来发展目标和举措,呈现出什么共性?又各有哪些特色?
共性:抓机遇成为共识
现代产业是关键落子
谋划发展思路,离不开研判发展态势。从各地开幕大会上的报告来看,不仅有回顾过往发展成果,更有思索。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态势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描绘发展新蓝图。
“机遇”,成为大家的共识。“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为各区市县的发展提供良机。
“东兴发展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东兴区党代会指出,东兴区正处于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演进关键期、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要培育期、补短板强弱项攻坚黄金期。
隆昌市也明确,今后五年是隆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隆昌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是隆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更是建设“精致靓丽隆昌”的关键期。
市中区、资中县和威远县也将未来五年定义为众多机遇叠加的关键时期。基于对发展态势的共识,各地的落子布局也相应在党代会上抛出。其中,“产业”成为各地党代会上频频出现的关键词。
在党代会上,威远延续“再造一个产业威远”的目标。两个“加快”显示出威远谋划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威远提出加快建设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提质增效、实现现代农业提标增量、实现现代服务业提档增速。
“建设绿色产业强县标定了未来资中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会上,资中提出聚力发展临空产业承载区、建设成渝优质绿色农产品基地、成渝新型建材集配基地、西南特色食品饮料基地等,明确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具体发力方向和打造的产业载体。
聚焦产业,市中区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探索“研发在成渝、转化在中区”的创新合作模式;东兴区瞄准中医药大健康主导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隆昌大力实施工业强基战略,推动隆昌工业在西部崛起。
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内江区市县已经着手谋划铁路和航空的布局。会上,市中区提出争取绵泸高铁站点、内江机场在区域内布局。威远提出加快“一航二铁三高四快”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其中包括发展通用航空,推进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的建设。隆昌将着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节点枢纽,推进隆黄铁路、成渝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工程。
特性:找准自身定位
立足优势基础施策谋新篇
郡县治,天下安。在党代会中,内江各区市县也明确了特色鲜明的县域发展定位,在全市乃至全省大局中谋划发展。
摊开内江地图不难发现,资中、威远、隆昌三地成拱卫之势,市中区和东兴区作为主城区居偏中位置,这样的区位条件也影响着各地发展的定位。
党代会上,市中区提出坚决扛起内江产城空间拓展主战场责任,以核心引擎作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产业向南、内自一体”是市中区产城拓展方向。市中区将全力推进内自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内自快速通道、沿江快速通道等交通设施建设,推动形成粮油仓储、粮油加工、食品制造和物流供应的产业集群。在空间拓展上,市中区将推进城南城市新区建设,加快甜都大道城南新区段道路等路网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眼光从主城区转向川渝毗邻地区,隆昌被称为四川的东大门,也是内江向东牵手重庆开展川渝合作的桥头堡。在新发展阶段找准自身定位,隆昌提出了“精致靓丽隆昌”的新定位,着力建设川渝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先行区。以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载体,隆昌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节点枢纽,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特”字上下功夫,各区市县也把握本地区发展的优势基础上,对具体发力点做出了部署。
得益于天冬产业良好基础,东兴区在党代会前夕收获“中国天冬之乡”称号。和其他区市县相比,东兴区也是唯一在党代会上对特定产业做出详细部署的地方。聚焦天冬产业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东兴区对天冬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等方面都做出了细致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同样,位于威远的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刚刚被授予“四川省星级体育服务综合体”称号。威远也是内江区市县中唯一对体育强县做出单独部署的地方。威远提出发挥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优势,加强与欧洲国家体育文化交流,打造更具“国际范”的威远,并推动建成穹隆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体育强县。
资中是农业大县,形成了资中血橙、内江黑猪、资中鲶鱼、绿色蔬菜为主体的特色主导产业格局。依托农业优势基础,未来资中将进一步落实资中血橙“双3计划·百亿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内江黑猪全产业链,落实资中鲶鱼“1112”百亿产业发展计划,迈向成渝主轴上的绿色产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