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国白乌鱼之乡”品牌 内江把“菊花白乌鱼”推上餐桌

2021-11-18 10:16:0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周海波

白乌鱼的高光时刻在什么时候?对于吃货们来说,那绝对是它变幻出不同的佳肴入嘴的那一刻。11月16日,在“中国白乌鱼之乡”内江市市中区甜城大厦18楼,69岁的资深烹饪大师李光前亲自掌勺,与徒弟协作,展示取材于当地特色水产永安白乌鱼的三道菜:菊花白乌鱼、砂锅白乌鱼、回锅白乌鱼。

“白乌鱼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李光前对手中的这条约两斤重、来自市中区永安镇的白乌鱼赞不绝口。

在大厨的手中,白乌鱼全身被锋利的菜刀片成了厚度仅3毫米的薄片,细数下来,从鱼尾部向头部共有13片。之后,又切成约0.3厘米见方的丝。“这条鱼应该再冻硬一点,鱼肉更好切丝。”李光前告诉记者,平时5分钟就可以完成切片、切丝,将带皮鱼肉剞上菊花形花刀的程序。

此时,可以同步在足够大的盆里放入调料拌匀,将已是周身成条状的白乌鱼放入腌制20分钟左右。“拍粉、入油锅中炸蓬松、酥脆起锅装盘,锅中调汁浇在上面即成。”李光前特别强调,油温要控制好,先将油烧至180度后,再改成微火慢炸。

调汁也有讲究。锅内放油,将大蒜粒、浓缩橙汁炒香后放清水、白糖、食盐,烧开后放入红醋,用细丝瓢打去渣,淋在已经被炸成菊花状的鱼身上,完成这条菊花乌鱼最后的仪式感。

此时,盘中的白乌鱼成菜宛如朵朵盛开的菊花,造型逼真,色泽鲜艳,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吃起来口感外酥里嫩,酸甜爽口。“这道菜深受各地食客的喜爱,尤其是妇女及儿童。”李光前介绍,菊花白乌鱼这道菜在技术上有较大的难度,它集原料选择、刀工处理、糊粉处理、火候掌握、油温控制、调味勾芡等技巧为一体,能够充分体现厨师的基本功。

作为掌勺者的李光前来头不小。2015年,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国际杯中国美食国际文化节国际烹饪中餐大赛上,他荣获“五星钻石”金奖,是四川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此外,他也在全省、全国性的烹饪大赛中屡次获奖,摘得“中国烹饪大师”、“特技烹饪师”、“川菜大师”等荣誉称号。

在李光前看来,一个地域的餐饮,受到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物产、风俗影响,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内江地处沱江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富饶,为内江饮食烹饪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形成的大千菜系远近闻名。

市中区作为中国白乌鱼之乡,菜品是这条白乌鱼产业链中的一环。随着“农文旅”的融合发展,市中区将白乌鱼养殖与餐饮、垂钓、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推动白乌鱼产业联合体与本地书画协会、餐饮协会开展对接合作,深度挖掘白乌鱼营养功效、渔业文化并进行商业化开发,建成国家级垂钓中心、大千艺苑渔乐园、永安甜蜜渔村等一批景点,新开发白乌鱼粥、白乌鱼糕、白乌鱼全营养粉等白乌鱼系列产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