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王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具有六百多年历史民俗节日“翔龙节”的出龙仪式在内江威远县新场镇翔龙广场准时上演。
威远翔龙节上演
临近登场,14岁的郭伽富深吸一口气,平复着有些紧张的心绪——
作为今年新组建的青少年舞龙队“小虎队”成员之一,郭伽富和他的小伙伴还是第一次参加历史民俗节日“翔龙节”的出龙仪式。这只“小虎队”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18岁,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他们选择加入了舞龙队,并立志将家乡的非遗传承下去。
在威远县新场镇,每年正月里,人们都会欢度一个特别的民俗节日——“翔龙节”。每年正月十三开始,龙灯队伍便走街串巷为乡亲拜年,祈年驱邪,元宵节“正灯”日,便是“烧龙”大戏上演之时。
翔龙节包括祭祀、出龙、降龙、展示才艺、舞龙等环节。在节日到来前,当地人用竹篾编制九节龙,龙身一般直径在30厘米左右,互不相连,每节都安装一根长竹竿便于执掌操作。然后,匠人再用各色纸张将九节龙装裱完整。
威远翔龙节上演
因为爱好舞龙,新场镇有几支舞龙队,杨光辉就是其中一支队伍的召集人。往年他都会和同龄人一起舞龙,然而今年过年前几天,当他再次来到翔龙广场时,昔日的同伴只来了3个。
“有的出去打工没有回来,有的年纪大了不想演了。”这些缺席的理由,杨光辉表示理解。
当时,14岁的郭伽富正和伙伴在广场上玩,有些在打篮球,有些在放鞭炮。杨光辉拉着他问道:“对舞龙感兴趣不?”郭伽富立马点头,他说,从小就喜欢看大人们舞龙,想试一试。
威远翔龙节上演
这场不经意间的相遇,偶然的瞬间与必然的热爱,碰撞出传承与坚守的火花,传递出源源不断的惊喜,让我们看到非遗传承的未来,核心在青少年。
做好非遗传承,任重道远。如何守住初心、顺应时代、敢于创新,让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并绽放光彩,值得思考和探索。
如今,翔龙节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民俗文化,当地将做龙、耍龙等技艺引入学校。2016年,记载翔龙节历史以及制作和表演技艺的《彩龙飞舞》教材就被纳入当地学校校本课程。
在新场镇中心学校,学生从5年级开始便可以系统了解这门本土民间文化。学校还请来老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教孩子们选竹子、划竹篾、编制龙灯,掌握各种舞龙技巧,同时组建学生彩龙队,开展舞龙训练,举行舞龙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