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升级+品牌输出”双轮驱动 威远羊肉汤年产值破15亿跨省布局

2025-05-19 15:07:3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王维

内江观察 王维

5月14日清晨,威远二环路南段的“土羊子早晚羊肉汤”开门迎客。这家毗邻城南汽车站、威远南高速路口的26年老店,自2022年冬至启动品牌升级后,完成的主题墙绘、形象门头改造,成为展示地方美食文化的窗口。

威远羊肉汤

这家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店,日均销售额从高峰期的上万元回落至如今的四五千元。但令人意外的是,其夏季营业额已超过传统旺季冬季。

“我们保留着祖传汤锅,但厨房设备持续更新,今年夏天还要进行局部改造。”李泓宇透露,尽管2019年成都分店因租金、人力等问题关闭,现正考察荣县、资中等周边市场,计划通过品牌输出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技艺。

“黑山羊住徽派别墅+电子身份证”

解码15亿产值的养殖科技密码

当天中午,威远县镇西镇黄坭村,占地300余亩的黑山羊农牧循环产业园内,3000余只种羊在徽派建筑群中悠然进食。据了解,园区2023年3月启动建设,现已建成扩繁区、标准养殖示范区、核心育种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和粪污处理中心等。

自动低栏示范舍

在人工高床示范舍,羊粪通过漏缝地板直落底层,经自然发酵,人工收集后加工为有机肥;自动低栏示范舍则配备自动出粪系统,实现粪污自动化清理。标准化饲养,使用撒料车精准投喂现场生产的全混合日粮。

每只羊左耳佩戴的电子标牌,记录着出生日期、血缘谱系等“身份证”信息。技术员夏理遥介绍:“通过系统录入编号,可追溯三代基因数据,为筛选抗病性强、生长快的优质种羊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园区已选育500余只优质后备种羔羊,正通过科学选育扩大核心种群规模。

扩繁区设置妊娠舍、空怀舍、产房及保育舍等区域。其中恒温产房维持在26℃,每只待产母羊享有独立产房;保育舍采用自动化温控系统,确保断奶羊羔平稳过渡。

威远县黑山羊农牧循环产业园

产业链前端建设成效显著,如今,投资2.6亿元的黑山羊农牧循环产业园已投产。镇西镇正荣村29亩屠宰精分割冷链基地完成土地平整,计划年内建成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从活羊到冷链配送的48小时全流程管控。

“老店墙绘撞上太古里旗舰店”

一碗羊肉汤的260年品牌突围

5月1日,威远羊肉汤品牌首家示范店在成都太古里步行街开业,标志着这一传承260年的地方美食迈出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目前,在品牌保护方面,威远县以县羊肉汤协会为主体,完成‘威远羊肉汤’系列域名注册,集体商标注册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地理标志申报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同步推进。”威远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鹏跃介绍,近年来威远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已形成“养殖-加工-餐饮-文化”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5亿元。

“威远羊肉汤”形象门头

门店改造升级按下“快进键”,2024年完成15家老店形象改造,成都“叶八爷”、“羊韵阁”等5家门店成为首批形象样板店。目前全县已发展县外门店100余家,其中50家直接使用“威远羊肉汤”品牌标识,覆盖川渝主要城市。

根据《威远羊肉汤“走出去”推广实施方案》,2025年将在成都、重庆主城区开设旗舰店,2026年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全面覆盖,2027年实现全国省级城市全覆盖。谢鹏跃介绍,目前威远已启动品牌授权体系构建,计划通过“六统一”标准(形象、采购、工艺、管理、服务、架构)推动连锁化发展,同步配套金融扶持政策,对达标新开门店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奖励,对现有门店提档升级的,最高给予50%装修补贴。

据了解,威远县深度挖掘“一碗羊肉汤”的文化内涵,连续三年举办羊肉汤美食季活动,发放消费券超70万元,主题曲《威远羊肉汤》网络曝光量突破1.5亿次。今年将推出《威远羊肉汤美食地图》,并在成自泸高速沿线增设文化主题广告,打造“美食+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名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