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不等不靠,古稀老人誓要走上致富路

http://www.scol.com.cn  (2017-03-13 07:29:49)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龙朝阳  

王金海在喂羊

住上新房子

老两口与孙子孙女在一起。

3月12日,记者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市中区全安镇平湖村7组村民王金海的家。

这是一栋崭新的两层小瓦房。整洁的房间里,王金海和老伴随意闲聊着,慈爱的目光时不时落在一旁写家庭作业的孙儿、孙女身上。一种岁月的幸福味,就此悄悄地弥漫开来。

谁又能想到,就在去年,这个家庭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变故——

王金海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4月,患病多年的儿子与精神失常的儿媳离异,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给老人照顾;8月,儿子因病去世,家里剩下老少4人艰难度日……逆境中,年近古稀的王金海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斗志昂扬。他种庄稼、喂鸡羊,不等不靠,一肩挑起生活重担。老两口自身不懈努力,加上政府倾力扶持,去年年底,王金海一家顺利脱贫……

1 家遇变故,老少4人艰难度日

青瓦白墙的新房内,平整的院坝和宽敞的房屋,被老两口收拾得干干净净。

“现在的娃娃学的东西太难了,我们都搞不懂,要是她爸爸还在,肯定做得来。”6岁孙女的部分家庭作业,让69岁的王金海一筹莫展,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想起已经去世的儿子。

王金海的儿子在8年前就患有黄疸性肝炎,又有甲亢,身体一直不好,但好在那时还不太严重,病情一直在控制中,儿子儿媳也比较恩爱,婚后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现在大的孩子已经上初中,小的也上小学一年级了,一家人的日子,平淡而幸福。

6年前,王金海的儿媳突然精神失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变得易怒,容易伤人,要靠药物才能够控制。王金海的儿子在外打工挣的钱,自己和妻子治病就花得七七八八,再没有能力寄钱回家。

王金海和老伴儿都是朴实的农民,在家照顾孙儿孙女,唯一经济来源就是务农。每天,王金海都起早摸黑干活,全部所得只能勉强维持家用。

去年4月,王金海的儿子与儿媳离婚,完整的家庭破裂了。5月,在山东工作的儿子,突然打电话给王金海,说自己病情加重,需要回来治疗。回到内江后,他便住进了医院,经检查竟已是肝癌晚期,经过3个月的治疗,最终还是抛下父母和儿女,离开了人世。

王金海和66岁的老伴都已年近古稀,孙儿不到13岁,孙女才6岁,连父亲去世的概念都还不清楚。一家人如何生存,成了最大的问题。

2 面对困境,“老肩”挑起家庭重担

这场阴雨,从头天晚上就开始下,让不知疲倦的王金海难得有了点休息时间。“如果今天没下雨,我就去把地里的杂草除掉,准备播种玉米。”王金海说,现在正是播种的季节,除草、种玉米,平整水田、播种水稻,他每天都忙得连轱辘转。

干农活是庄稼汉最擅长的挣钱方式,虽然效益低,但却是王金海唯一能想到的挣钱方法。自儿子患病后,他和老伴两个人一共种了10多亩庄稼,稻谷、玉米、油菜籽、花生等农作物每年各能收获上千斤。

除了自家的地,王金海还找了许多别家闲置的土地来种庄稼。孙儿上学早,每天早上5点钟,王金海就起床为孙儿做早餐,然后喂牲畜,拾掇拾掇家里。还没等上小学的孙女出门,他便下地干活去了,中午回家短暂休息后又往地里跑,几乎要忙到天黑才能够回家。

“所幸我和妻子的身体还算硬朗,才能支撑起这个家。”常年干农活的王金海皮肤有些黝黑,也不太爱说话,虽然已经年近70,但腿脚利索,干起活来十分麻利。王金海说,去年5月,儿子从山东回来之后就住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老伴陈桂仙一直在医院陪同照顾,家里的所有农活、家务和两个孩子,全都交给了他一个人。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除了干农活、洗衣、做饭以外,还要接送正在上学前班的孙女,有时妻子在医院照顾不过来,他还要乘车到内江帮忙,然后赶在孙女放学之前回家,“每件事情都得提前计划好,不然就会乱套”。

去年7月,正逢农忙,地里的玉米、辣椒等都到了收获季节,儿子还在医院治疗,纵使王金海拼命劳作,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也没有办法将地里的几千斤粮食收回来。幸得村民小组长和邻居们抽空来帮忙,才将玉米全部收了回来,而没来得及摘收的辣椒却坏掉了许多,让王金海十分心疼。

背着朝阳上山,驮着夕阳回家,这种过量劳作的日子,从儿子生病开始一直到去年8月,整整持续了8年时间,王金海用他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了这个命途多舛的家庭。

父母的付出,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儿子去世前对王金海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爸,你不要这么累。”说到此处,王金海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中闪烁了许久的泪花终于掉落了下来。

3 不等不靠,双手打造幸福生活

去年年初,王金海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被列为“易地搬迁”贫困户,老少4人都享受到了低保政策。按照每人25平方米的标准,王家建成了一栋100平方米的新房,即现在所居住的两层小瓦房。去年12月24日,一家人搬进新居,生活从此翻了新篇。

和其他贫困户一样,王金海还领到了村里发下来的8只羊和60只鸡,发展起了副业。在老两口的精心饲养下,鸡羊都长得十分肥壮,一个月前母羊还下了小羊羔。采访中,陈桂仙不住口地夸赞党的政策好,不然自己“恐怕都要带着孙儿孙女去讨口了”。

平湖村副主任王英高告诉记者,虽然家庭困难,但王金海却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过村干部为自己谋福利,也从来没有争取过任何的资金和补助,不等不靠不要,不给政府添麻烦。

去年,平湖村进行“农网改造”,王金海家里的土地被挖了一个大坑,周围村民让他去找村干部,说可以得到赔偿。但王金海拒绝了,他认为地里损失不大,为了这点小事,去要赔偿去让村干部为难,没有必要。“村干部为了村里的发展已经很辛苦了,经常半夜都在加班,如今新房修好了,道路也通了,水池、田埂全都弄得巴巴适适的,你还去要东要西,就有点过分了。”王金海说,自己双手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靠自己。

如今,王金海一家每年能够领到低保金8000多元,两位老人的养老保险每年有近2000元,加上粮食补贴几百元和种庄稼、养牲畜等,年收入1万元有余。去年年底一家人顺利脱贫后,王金海将之前种庄稼的土地退了一些,只留下4亩地来支撑家用,准备大力发展副业。

“之前村里发放的鸡和羊,我打算继续喂养,等小鸡和小羊养大后再繁殖,扩大规模,增加收益。”王金海说,除此之外,他还打算利用老房子的材料,在新房旁边盖两间猪舍发展养猪,“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改变生活!”(龙朝阳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