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惑送政策兜底线惠民生
——隆昌县就业精准扶贫纪实
隆昌县人力资源服务大厅
兰长春在打扫村道
四川在线消息(翁瑞 王成)隆昌县处于内江市东南部,全县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辖1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8万。2017年隆昌县12个贫困村需要脱贫,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近年来,隆昌县以职业推介公共服务为抓手,借助就业110服务载体,依托就业援助“绿色通道”,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助推200余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上百户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及时对接 按需施策
(场景一:县就业110服务中心2016年9月28日10:01)
“铃铃铃……”隆昌县就业110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蒲守伟接到了市级就业110中心的派件电话,通过内江市就业网110后台管理系统查询到,这次是一名叫兰长春的求职者来电。
据蒲守伟介绍,这名求职者是隆昌县石燕桥镇上流村6组的贫困建卡人员,他的身份是在贫困建卡人员实名登记数据库核实到的。蒲守伟随后立即与兰长春取得了联系,在交谈中了解到,对方因疾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不能干重体力活,妻子在附近的玻璃厂打工,但收入难以维持整个家庭的基本开支。“如果我有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可以帮助家里减轻一定的负担,不仅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还能不再给这个贫困家庭增加额外的负担。”兰长春在电话中说。
针对兰长春的具体情况,蒲守伟建议他下午到县就业局来做一次职业指导,同时也会帮助他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为他做了职业指导预约登记。
据了解,隆昌县就业110服务中心是按照市上统一部署建立,目的是为完善内江全市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充分就业。截止到目前,隆昌县就业110服务中心累计接件3149次,职业指导25人,职业介绍3124人,帮助3070人实现就业,其中就业困难援助104人。
耐心细致 详解政策
(场景二:县就业局个体职业指导室9月28日14:30)
兰长春准时来到了县就业局,职业指导老师韩付萍已经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她首先递给了兰长春一张《隆昌县个体职业指导登记表》,并介绍了填表说明。在兰长春填表的过程中,韩老师与他拉家常问冷暖,进一步了解到他的一些详细情况。
韩付萍为兰长春详细地介绍了外出打工、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签订合同等一系列政策。同时还介绍了我县针对贫困建卡人员开展的缝纫、家政、种养殖等免费的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市场开展的县、镇(街道)、村三级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以及我县针对贫困建卡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具体情况。
经过韩付萍耐心细致的个性化职业指导后,兰长春说,没想到就业局还有这么多优惠政策,很贴近贫困建卡家庭的实际,但是自己还是迫切的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份能兼顾家庭的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
因人而异 精准帮扶
(场景三:县人力资源市场9月28日15:05)
随后,兰长春在韩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县就业局人力资源市场,由市场的工作人员钟坤兴接待了他。在给兰长春做职业介绍的过程中,先是在隆昌县企业岗位信息数据库为他匹配了几个工作,但考虑到兰长春想兼顾家庭的实际,都不是很合适,随后立即通过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启动了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机制。在县人社局、就业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石燕桥镇上流村开发了一个农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将兰长春安置到乡村道路维护岗位就业。
从县就业局局长程志初处了解到,隆昌县针对贫困建卡人员实际,建立了企业吸纳、推荐就业、公益性岗位、领办创办创业实体、领取失业金等五类工作台账,形成了“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兜底安置+后续跟踪服务”四维一体的工作模式,助力就业精准扶贫。
政策兜底 保障扶贫
(场景四:石燕桥镇上流村11月2日10:05)
在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上找到了正在打扫村道的兰长春。“没想到通过2959110热线电话能找到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每个月不仅能拿到500元工资,还可以兼顾家庭。”兰长春激动地说,“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兰长春没有因为自己丧失部分劳动力而自暴自弃,同时在乡村道路维护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深得附近村民的一致好评,他是值得我们很多贫困建卡家庭学习的榜样”上流村第一书记罗脊屹如是说。
事实上,将兰长春安置于公益性岗位只是隆昌县解决贫困建卡人员就业脱贫的一个缩影。针对建卡贫困劳动力中年龄偏大确实难以实现转移就业人员,隆昌县重点开发了留守儿童看护、残疾人照料、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劳动保障协理员等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
据统计,2016年隆昌县开发了19个扶贫协管员,190个扶贫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79个农村零转移就业全日制公益性岗位。目前已安置的扶贫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75人,扶贫协管员3人,农村零转移就业全日制公益性岗位28人。
据了解,2017年隆昌县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创新举措,积极作为,预计安置扶贫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40人,扶贫协管员2人,农村零转移就业全日制公益性岗位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