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个家庭的变化,折射一个贫困村的变迁

http://www.scol.com.cn  (2017-04-21 13:20:40)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姜晓凤  

“第一书记”凌威(右一)为前来参观的各地驻村干部介绍村里的情况

黄书平将鱼食放入投料机

乐观的黄浩伟

4月20日,一场夜雨过后,气温有些回冷。中午12点40分左右,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8组村民黄书平吃过午饭后,来到村里的一口鱼塘边。他将一小盆鱼食放进投料机,启动开关,鱼食便投进了鱼塘,鱼儿们欢快地游拢来争相抢食。

黄书平本是金紫铺村233户贫困户之一。2015年已经脱贫的他,目前在村里的合作社上班,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妻子和儿子则负责管理村里的农村电商体验店,儿子还自己开起了网店,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事实上,在金紫铺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不只黄书平一家。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铺开,通过帮扶部门和驻村干部及村民的共同努力,金紫铺村的面貌焕然一新,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3户693人已全部成功脱贫,同时,金紫铺村也退出了贫困村。

妻患病儿残疾,他成了家里唯一支柱

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属于省定贫困村,2010年由原金紫铺村、东凌寺村合并而成,地处银山镇西北部,距内江城区、资中城区各20公里,离成渝高速公路2公里,成渝公路、成渝高速、成渝铁路、成渝高铁穿境而过。

黄书平今年59岁。2006年,他的儿子——当时只有18岁的黄浩伟,因为一场车祸导致双腿残疾,从此只能依靠轮椅生活。为了给儿子治疗,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不说,还欠下了十几万外债。而黄书平的妻子刘秀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身体素质很差,还得照顾双腿残疾的儿子,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再做别的事了。这十年来,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黄书平一人肩上。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早日摆脱贫困,黄书平四处打工,最远的去过新疆、哈尔滨等地。他在工地上班时,不但能吃苦受累,还特别勤奋爱学习,对工地上的各个工种都非常了解,这也给他后来在村里上班奠定了基础。

2014年,在精准扶贫行动中,作为金紫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的黄书平家,得到了由政府免费发放的45只鸡苗和一只羊。这些鸡苗和羊,成为了黄书平家改变生活困境的第一粒“种子”。

交通设施改善,儿子能去的地方越来越远

2015年9月,来自内江市委组织部的凌威成为金紫铺村驻村“第一书记”。他的到来,为黄书平家带来了更多变化。

考虑到黄书平家的实际情况,村干部们让黄浩伟和母亲刘秀容管理村里的农村电商体验店。体验店经营多种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卫生纸、调味料、饮料、面包等。后来,黄浩伟借助优势,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微店。去年6月1日,黄浩伟接到了人生“第一单”——一名成都买家在他的微店里购买了价值50多元的商品。如今,黄浩伟通过电商平台和电商体验店,每月约有600元收入。

秉承了父亲的性格,黄浩伟虽然身有残疾,却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每天,他除了照顾微店和体验店,还坚持锻炼身体。20日下午,记者来到他家里时,他正在自制的双杠上锻炼。

“现在右脚的拇趾已经能够活动了,左脚有两个指头也有了知觉,我相信我继续锻炼,一定能恢复得更好,能去更远的地方。”黄浩伟说着,坐上轮椅从房间里出来,不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向记者展示他的新轮椅。他将绿色的新轮椅放到身旁,双手支撑抬起身体,一用劲,身子就从旧轮椅移到了新轮椅上。

黄浩伟说,旧轮椅约重30公斤,只能在平地上活动。两个月前,镇民政部门捐资2500元让他有了一个更加轻便的轮椅。借助这个10公斤左右的运动轮椅,他就可以去到离家一公里左右的村办公室,同时照顾开在村办公楼里的金紫铺村农村电商体验店。

其实,黄浩伟能走出家门到上班地点,并不仅仅是新轮椅的功劳,还要得益于村里交通设施的改善。

近年来,金紫铺村整合2014年、2015年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修建了东铜路(东凌寺村——铜锣村)5.6公里,村道1.7公里,便民路1公里;整合2014年省级财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资金,修建了村级活动中心680平方米,硬化农户院坝5270平方米,新建了文体广场1070平方米等基础设施;整合2013年市级财政新农村综合体资金,修建了水渠2900米,铺设PE管道1200米,大力改善了生活生产用水情况;整合高铁便民设施改造等项目资金,2015年底完成了6公里便民路建设,而黄书平家距村公路约500米的路程,就包括在这6公里之中。

以前,黄浩伟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家里的院坝,公路修好后,他能够到达离家200米左右的山坳口,再通过锻炼和条件改善,他就可以到达1公里外的村办公室了。“我希望能够自己上街买菜。”黄浩伟的这个小小愿望,相信不久后也一定能够实现。

公司开进村里,他家庭工作两者可兼顾

黄书平照看的鱼塘,属于资中县金紫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金紫铺村“第一书记”凌威告诉记者,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帮助贫困户增收,去年9月,金紫铺村成立了资中县金紫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召开贫困户全体会议选举产生贫困户代表,选举产生执行董事、监事,聘请经理,共同决定资金管理和使用途径。

公司成立后,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投资100万元,流转了45亩水田改造成鱼塘,转型开展甲鱼、青蛙等特种水产养殖和游钓,其中贫困户资金占股45%,村集体占股10%,社会资金占股45%。后来,村里还成立了资中县金智水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水产养殖保驾护航。

去年9月30日,鱼塘的硬质化堰坎开始修建,受到村干部们“特别关照”的黄书平因为经验丰富,当上了堰坎修建项目的现场负责人,负责与施工队协调、监督工程质量、购买相关材料等。

2016年11月,堰坎修缮完毕,一块5亩宽的鱼塘被投进2000公斤鱼苗,黄书平的工作也从项目管理转变为鱼塘管理。目前,他和村里另一名村民共同管理着29亩鱼塘,工作内容包括清理鱼塘周围的杂草、采割鱼塘里尚未采干净的莲叶、打捞漂浮在鱼塘水面的杂物、确保鱼儿健康成长等,月工资每人约2000元。

家里鸡羊成群,踏出家门就可以上班领工资,一家三口的日子如今过得有滋有味。“在家门口工作,既能挣钱,也不耽误照顾家庭。”黄书平感慨地说,这都要感谢组织的关心,“让我们一家人都有了事做”。

如今的金紫铺村,道路畅通,产业发展,村里的草莓、葡萄、水产等常常吸引大量城市和周边游客前来采摘购买,村民们普遍尝到了“送上门”的增收甜头。因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金紫铺村还成为了我市的脱贫典型村,一批接一批的参观者到村参观,学习脱贫经验……(姜晓凤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