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朝阳镇:探索“三生模式”破解“插花”式贫困难题

http://www.scol.com.cn  (2017-04-27 11:08:56)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曹德强 陈竹 李乐  

雷丰果业公司负责人为村民发放工资

众所周知,贫困户并不仅仅存在于贫困村中,非贫困村中也“散落”着不少贫困人口。为了不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人群”,同样享受扶贫阳光的温暖,市中区创新扶贫模式,让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量身打造出了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

下坝桥村位于市中区朝阳镇东部,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共有耕种面积90余公顷,农户400户,人口1325人,外出务工人员达350余人,常年在家务农劳动力仅300余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

下坝桥村经济薄弱,农业生产设施相对落后,以传统种植业、零散家庭养殖业为主,经济效益低下,增收困难,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由于劳动力的缺乏,甚至出现了部分土地撂荒的现象。如何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摆在镇、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寻找发展出路,2016年以来,在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下坝桥村两委紧紧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这三块“国字号”招牌,引导返乡创业典型代表雷礼明成立雷丰果业公司,整合土地、资金、劳力等生产力要素,积极实践“以土地换股权”的农村改革,创新探索了农户、村集体和公司三方合作共赢的“三生模式”,有效地解决村民有土地无收益、村集体有资产无资金、农民有劳力无收入的困境。

土地入股 “地生钱”

“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既能拿工资,还能得分红”,这样的愿望在下坝桥村变为现实。

下坝桥村积极探索“农户+村集体+公司”合作经营模式,即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加入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0.07公顷土地为1股,由合作社颁发股权证书,按股权分红。

同时,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雷丰果业公司,共同发展该村柑橘产业园。

在利益分配方面,村民土地股权前三年没有土地租金或保底收益,全部作为合作公司的成本投入;第四年公司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净收益再按照“公司:农户:村集体”占比65%:30%:5%的比例分配。这样的经营模式,既能降低公司前期投入的资金成本,又能保障产业发展和村集体增收的可持续性,农户的预期收益也会大于土地租金或保底收入。

截至目前,全村400户农户将66.7公顷土地入股雷丰果业公司,种植春见等,预计第四年入股农户人均增收约600元,村集体每年可获得股份分红约5万元。

资金入驻 “钱生钱”

围绕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村党组织服务办事能力的目标,朝阳镇党委、政府结合下坝桥村实际,积极创新经营方式,大胆探索经营理念,将向上争取的“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财政项目”资金,入股雷丰果业公司,从中实现固定收益。

据该村村支书谢长明介绍,100万元财政项目资金已经到位,目前,正在与雷丰果业公司完善相关合同。按照合同双方达成的一致,雷丰果业公司利用100万元入股资金所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将全部属于村集体资产,同时,村集体每年还将获得3.6万元的固定收益。

“有了土地入股的分红,项目资金入股的收益,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就将实现零的突破。”谢长明说,“村上有了收入,我们就有钱发展实体经济,比如发展农家乐等,还能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环境卫生,离实现‘四好村’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农户入园 “力生钱”

4月11日下午,雷丰果业公司园区办公室内热闹异常。

上百名村民把这里“塞”得“水泄不通”,原来当天是该公司为在园区内务工的村民发工资的日子。

曾玉祥、余淑君夫妻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由于年老体弱,他们仅能靠传统的种植、养殖维持生计,一年下来人均纯收入仅有1000余元,脱贫致富对他们而言似乎遥不可及。

然而,随着该村与雷丰果业公司的深入合作,夫妻俩也被纳入了重点“照顾”对象,不仅土地入股了,而且两人还在柑橘园区内实现了再就业。

“过完年,我们夫妻就在园区内干活路了,到3月底大概干了40多天。今天我们两个人共领了近4000元的工资。”领到工资的曾玉祥高兴不已。

与曾玉祥夫妻一样,当天还有100余名村民领到了他们的劳务工资。

据雷丰果业公司负责人雷礼明介绍,当天共有130余名村民领到了他们的劳务工资,共计发放现金27万余元。

据悉,为实现富余劳动力妥善安置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该村与雷丰果业公司签订“入社农民优先入园、贫困户优先用工”等协议,让10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在园区内实现了再就业,增加了收入,预计每人每年可达到上万元的劳务收入。

同时,朝阳镇还要求雷丰果业公司每年定期举办“柑橘种植技术培训”,对有意愿学习柑橘种植技术的入社农民统一进行管理、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柑橘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提高农副产品销售价格,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记者手记:

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市中区朝阳镇下坝桥村转变思维模式,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出了“三生模式”,盘活了土地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提高了村民收入,走上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路子,也为我市脱贫攻坚、农村改革工作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曹德强 陈竹 李乐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