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位“第一书记”的铁面与温情

www.scol.com.cn  (2018-05-08 10:05:42)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许秀莲  

善谋善断解民忧——

一位“第一书记”的铁面与温情

李幼清(右一)走访贫困户余明宗(中)

李幼清查看村内李子种植情况

从内江出发,途经渝昆高速,到自贡市大山铺收费站下高速,从自贡境内过高硐桥,才抵达威远县向义镇高硐村——自去年4月成为高硐村“第一书记”以来,这条路成了市检察院机关工会副主席李幼清长期往来的路径。

驻村以来,李幼清用严纪律、讲效率、抓落实的“硬作风”,推进解决了困扰村内多年的老桥维修问题,加强土地管理,重新制订了赏罚分明的《村规民约》,有效管控了农村墓葬用地;同时,李幼清又是温情的,为了村民出行、销售蔬菜方便,他积极争取到资金,为村内的重要道路安装上了明亮的路灯,照亮村民脚下的路,也照进了村民的心。

善决断

推进老旧危桥维修工作

高硐村紧邻自贡城区,以河为界,往来便是通过高硐桥。因此,高硐桥一半属于自贡,一半属于内江,两地共管,属于市政桥梁。

高硐桥沟通两地,每日往来的人数众多,其重要意义也不言而喻。但因年久失修,2014年,高硐桥被评定为三级险桥。

“桥中心成了一个较深的坑,下雨就会积水,往来不便。更重要的是,水、气管道也大都裸露在外,十分危险。”初入村的李幼清走访以后,发现无论是村两委成员还是村民们,对维修高硐桥的愿望都十分强烈。

村支书江利胜告诉记者,高硐桥是大多村民上学、务工、出行的必经之路,村委曾多次申请维修,也愿意通过村内自行集资修桥,但出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动工。

“因为年代久远,建桥资料已经无从查找,和自贡方面沟通起来有所不便。”李幼清说,但群众的修桥愿望迫切,为了解民所忧,在向义镇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为列席代表,他提交关于高硐桥的议案。在分组讨论中,议案得到全体与会代表的支持。

在李幼清的推动下,向义镇党委政府积极与自贡方面接洽修桥事宜。“当时提出了要消除险情、解决自贡城区蔬菜供给问题,以及为高硐、士桥(自贡一侧)的群众带去便利等‘五个必须’。”双方谈妥,一拍即合,高硐桥维修工作很快便展开了。

今年3月,维修一新的高硐桥正式通车,双向两车道,桥面宽敞平坦。而让李幼清触动最深的却是,通车当天,一位当地村民站在桥边,满意地叹道:“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有点用!”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于李幼清而言,也正是“第一书记”“有用”的地方。

严处理

有效保障农村用地

跟随李幼清一路进入高硐村,让记者印象深刻的,除了村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蓬勃发展的农旅产业,还有一点便是田间地头的角落里“扎堆”的墓地。

正值清明过后不久,祭祀用品散落墓地周围,给村内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村里墓地如此集中,也曾让李幼清颇为头疼。

“我驻村后,经过深入走访,发现了墓地的问题。”李幼清发现,自贡城区不少死亡人员都被送到高硐村安葬,而村民也存在一个墓地几百元至一千元不等的乱收费现象,大多村民还认为,一小块地方就收到了数百上千元,颇为“划算”。

但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集体土地使用政策,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严重。李幼清详细了解了近年来的墓地总体情况,填制了《高硐墓葬情况统计表》,将三年前的墓地数目,与近3年的墓地数目和其他村的墓地数目进行了分析比较。“我发现,只有我们村存在这种情况,尤其是近3年来,数量一年比一年多。”李幼清颇为警觉,“若是不及时制止,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以后村民们还有足够的田土来耕种么?”

李幼清及时向镇政府提出了加强墓葬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规范《村规民约》的形式,改变了以前安葬坟墓乱收费的现象,明确了一旦发现外地前往高硐安葬的,每个墓地对有关村民收取占地垦复费3000元,并且明确要求墓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并在适当的时候,由村两委统一规划集体安葬。“因为东一块西一块的,想要连片发展产业十分不便,若是有适当的时机,希望将这些墓地迁移并统一安葬。”

新的《村规民约》一出,部分村民并不“买账”,认为李幼清颇为“多管闲事”。“当时11组正好有4个墓地要进行安葬,8000元,他们私下已经谈好了,我们知道后,明令他们不准安葬,不然就进行处罚。”相关村民十分不服气,表示若不能安葬,就要村两委赔偿8000元的经济损失。

李幼清也不恼,将村民们都请到办公室,从土地性质到外来墓地安葬给全村发展带来的制约,一点一点的深入剖析,让村民们深入了解到其中的弊端。“我给他们说,现在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要不了多久,村内的土地就占完了,又怎么能发展好呢?他们也都没说话,其实心里都是明白的。”

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了,李幼清趁热打铁,专门写了一份文案,分发给各个村组进行学习;并通过农民夜校,给村民们上课,详细普及农村用地相关知识,鼓励村民们自发制止外来墓葬行为。

“现在情况好了很多,几乎没有怎么发现了,我也松了一大口气。”江利胜说。

暖人心

为群众安装4公里便民路灯

因高硐紧邻自贡城区,便成为了自贡城区的蔬菜供给地之一。高硐村村民们种的蔬菜水果,常有许多菜贩进村统一收购。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李幼清在走访时,从部分村民口中得知,其中也有一些不便。

“高硐村5至8组都属于‘蔬菜收购区',但是因为没有路灯,部分老人卖菜很不方便。”李幼清说,蔬菜收购多在清晨,天还未全亮,在称重时,老人们看不清秤,部分菜贩还趁机悄悄地带着点菜筐,使称出来的重量比实际轻一些。“种菜的很多都是老人家,辛辛苦苦种点菜不容易,这样的情况我实在看不过去。”

于是,李幼清四处争取项目和资金,力争为高硐村的“蔬菜收购区”都安装上路灯,让村民们在亮亮堂堂的环境下做生意。

在李幼清的积极争取下,通过村民“一事一议”,资金使用张榜公开,去年10月,长达4公里的“蔬菜收购区”全部安装上了明亮的路灯,惠及5、6、7、8共计4个村民小组,照亮了数百位村民回家的路。

……

高硐村并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却有“插花式”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48人。驻村一年多来,高硐村似乎成了李幼清的另一个“家乡”,他将自己的学识和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里。

李幼清狠抓产业发展,引进了返乡创业的果尔美家庭农场以及四川省宏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带动全村的农旅产业发展。“全村三面环水,与自贡城区一河之隔,基于村里的农旅发展,他提出了半岛文化建设方案。”江利胜说,这一项涉及全村2170亩地的长远发展规划,集合养殖、种植、果园、河边苗圃、集体墓地、实训基地、新农村文化建设区等11个近期和长期项目,将给全村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李幼清还与村干部合作,运用手机和手动测量,耗时4个月,绘制出高硐村地形图和规划图。对于为何要自行绘制而非请行业专家绘制,李幼清表示:“我去问了一下,绘制一张图要3万元,太贵了,还不如自己绘制。虽然费心力,但省下这3万元,又可以为老百姓做不少事了。”(许秀莲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