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村的蝶变之路

www.scol.com.cn (2018-10-11 10:20:24)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袁亮 魏灿  

云峰村蜜蔗基地

新建的道路被丛林覆盖,景色清幽

驻村工作队走访姜世珍家

驻村工作队成员刘林虎查看村民家中药材的长势

位于隆昌市云顶镇的云峰村,地理条件特殊,处于半山腰至山顶,村里的村民常年用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且可播种的土地少,全村415人,就有近100人是贫困户。农村里没地种,村民的出路只能靠外出务工,因为对村子的未来不看好,很多村民挣了钱都在外安家。

这种情形,从2015年开始发生改变。随着扶贫工作的展开,云峰村各级帮扶部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拧成一股绳,奔忙在云峰村脱贫攻坚的最前线。三年来,村里的党建村风、基础设施建设、集体产业都迎来了大变样,贫困户减少到1户,云峰村也计划今年整村退出贫困。

10月9日,记者来到云峰村,探寻其“变身”背后的故事——

抓好党建树新风

激发内生新动力

古老的云顶寨给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沿途的茂密丛林和精美房舍在雨后尤为清新亮眼……得天独厚的资源,让云峰村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景点,倘若没有人提起,外人根本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云峰村“第一书记”屈存洪告诉记者,当他第一次来到云峰村,优美的环境曾让他心情舒畅,可一番走访下来,实际情况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

屈存洪说,包括他在内的驻村工作队刚进村时,组织村干部及村里的党员开会,想对村情做个基本了解。没想到很多人会议纪律极差,迟到早退、吵吵闹闹,根本没把会议主题放心上,关于党的政策和会议精神,更是一问三不知。

“扶贫先扶志,脱贫要靠人”,驻村工作队决定从凝聚党员力量激发内生动力抓起。他们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里设置宣传栏、贴标语,努力营造脱贫氛围;利用“三会一课”和农民夜校等平台,邀请专家来上党课、讲政策,让党员和干部提高觉悟、开阔眼界;实施党员评分制,每半年评优一次,严肃党纪增强自律;驻村工作队外出考察时,也会带上村里的党员、干部,边走边看边谈,让他们从心底萌发出改变村貌村情的责任感与干劲来……

慢慢地,村里的党员和干部成了云峰村脱贫攻坚的先锋队。村里整理土地发展产业时,缺乏劳动力,每个组的组长和党员就带头,用挖掘机和锄头硬生生地把灌木丛生的荒坡掘成了甘蔗地。“一场‘恶仗’下来,所有人都瘦了几斤。” 屈存洪说。

不仅村子里的老党员活跃起来了,驻村工作队还发展了新生力量,云峰村文书钟建萍就是其中之一。

成为党员以前,钟建萍在家里带年幼的孩子,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她年轻,思想也很活跃,便有意向发展她成为党员干部。工作队成员每次路过她家门前时,都会进去跟她聊一聊,村里有会议或活动,也都通知她来参加,她也义务帮村里做了很多文书工作。2017年4月,钟建萍成为预备党员,今年7月成为正式党员,并被推选为村文书。

2015年以来,算上钟建萍,云峰村共发展了4名新党员,他们不负众望,都成了云峰村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云峰村村主任曾庆洪告诉记者,现在组织党员开会,跟以前完全两个样,在会上大家不仅认真学习党的政策,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村里的很多难题都是通过组织党员一起商讨解决的。

此外,村里还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制定了村规民约,并编成顺口溜。同时,利用农民夜校,每个月按时开展讲座,宣讲扶贫政策、务农技术、法律知识等,让村民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每年村里还会开展农民运动会、放电影、文艺演出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基础设施大改善

山村出行不再难

云峰村4组地势高,用电条件差,一到用电高峰期整个组就停电。了解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和相关单位多次协调,为4组新安装了4台变压器。但是,4组地势高,电线拉不上去,只能从其他村绕道,这就涉及到其他村土地协调及路线重新规划等问题。驻村工作队人员是“跑断腿”“磨破嘴”才将电送到4组,解决了该组的用电问题。

2015年以前,云峰村只有一条主干道,山高路难修,村民出行严重受阻。近年来,依托“幸福美丽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路基础建设”三大项目,云峰村争取到180余万元资金,新修公路4.5公里,同时村民还自发修建了便民路1公里。

此外,云峰村还新修两口山坪塘、12口蓄水池,满足了全村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易地扶贫搬迁完成9户,危房改造20户,村民都住上了安全的房子,而且还为部分贫困户修建了羊舍鸡圈,让他们有条件发展产业。

今年72岁的姜世珍,家中三口人,除了自己还有两个未婚的儿子,大儿子从小落下残疾,二儿子常年外出务工,但因没有技术,收入微薄。2017年9月,因“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一家人搬离了原先破旧的老房子住了新房,修建新房时,国家补贴79250元,姜世珍自己只出了7500元。喜迁新居时,老人还亲自去挑选了精美的基本家具,而买家具所花的钱,全由云峰村帮扶单位支付。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安排下,老人的二儿子李明忠参加了农业技术培训,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姜世珍则领养了村里免费发的鸡苗和羊,在家里搞起了养殖产业。2017年,姜世珍家顺利脱贫。

今年,姜世珍在自己房前屋后种满了植物,前院是万年青等景观树,后院则是中草药和甘蔗。姜世珍说,这些中草药和甘蔗,预计能给自己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对于村子基础设施的变化,从小在云峰村长大的村支书陈显会感触颇深。她告诉记者,以前学生娃娃出去读书,最近的学校都要走40分钟才到,这还得是天气好的时候,倘若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而且十分陡峭,年纪小的学生根本无法自己出行。“现在,村民跨出家门就是水泥路,很多家庭还买了摩托车,出行不再是一个难题。”

今年,云峰村还争取到隆昌市农林局25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梨园的滴灌工程。

一波三折搞产业

找对路子前景明

人心齐了,干劲有了,村子要想脱贫,还必须有产业才行。可是,云峰村地理条件差,村子全在半山腰以上,村民缺少土地,到底该发展养殖还是种植呢?屈存洪和其他工作队成员犯了难。

起初,结合村子原有条件,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决定先从养殖干起。2016年初,驻村工作队联系到业主来村里发展土鸡养殖,鸡苗由企业出,村民养,然后企业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没过多久,2000只鸡苗送进村里,来认养的村民却很少,很多村民表示没有土地种粮食,养鸡的成本太高,因此2000只鸡苗,最终只被认养了800只。年底时,村里又想到发展肉羊养殖,养羊不需要粮食,没有养鸡成本高,而且村里还请来了专家免费教村民技术。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当年村民养的羊长势非常好,却遭遇羊肉市场价格大幅下滑,加上村里劳动力又少,规模做不大,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经历两次挫折,驻村工作队暂时放慢了脚步,和村干部一起开会商讨,对村子的产业发展路线作了反省,并重新做了规划。

“产业发展要贴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屈存洪说,当初驻村工作队发展养殖业,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云峰村环境优美,旅游条件好,搞养殖业会对其有所损害,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转换思路发展种植业,虽然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但得有土地才行,而云峰村整村都没有一块连片的土地。于是,驻村工作队下定决心——“垦荒”!村里没有劳动力,各小组长和党员就带头开荒,先用挖掘机挖,机器挖完人工再挖,最后成功开出20余亩连片地块来。

2017年年底,新开出来的土地里种上了蜜蔗和中药材。屈存洪说,先是党员干部带头种,村民们看出了党员干部的决心,也跟着一起干了。

蜜蔗刚种下时,由于苗子不好,起初一段时间生长情况十分差,驻村工作队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过经过专家指导后,蜜蔗长势非常好,大家才放下心来。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在云峰村豹子沟有一片梨园,里面全是百年以上的梨树,结合当地旅游业,村里将梨园重新做了整理,正在修建滴灌工程,同时还种上了中草药,和当地一家工坊合作制作梨酒。

说着,屈存洪翻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今年梨园花开时的美丽风景。他还告诉记者,当时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村里也会做进一步打造,让这百年梨园焕发新生,成为村里的特色旅游产业。(袁亮 魏灿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