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

2019-12-04 09:59:11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姜晓凤

下足“绣花”功夫 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

——东兴区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红林村面貌焕然一新

东兴区双桥桑葚基地(受访者供图)

一条条致富公路修通、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一项项扶贫产业日益强大,一抹抹笑意浮上脱贫群众脸庞……翻开东兴区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如同阅读脱贫户的脱贫故事、贫困村的退出经历、全区集中力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集锦”。

2019年,东兴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狠抓“三落实”、立足“三精准”、力保“四个不摘”,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根据丘区“插花式”贫困特点,科学谋划,系统推进,下足“绣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第一书记”带头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2019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表扬2018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扬,在全市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17名优秀“第一书记”中,东兴区有4名“第一书记”上榜。

“光荣榜”上的黄永,是内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的一名工作人员。2017年2月,黄永主动请缨——到东兴区椑南镇龙湾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他过上了颇具挑战而有意义的“龙湾生活”。

走村入户访民情、多方化缘要资金、真心真情解民忧……几年下来,村里修了路、集体经济有了收入、贫困群众生活有了改善,老百姓都念叨这个“第一书记”能力强、有干劲。

纵览内江受省委省政府表扬的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东兴区还有5个个人(集体)光荣上榜。

据了解,2019年初,东兴区建立完善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联席会、驻村工作队长会等联系机制,2019年召开联席会议7次、推进会2次、驻村工作队长会4次、到期轮换驻村干部35名(含市级)、调整驻村干部15名,6000多名机关企事业干部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联系帮扶领导。在全区77个贫困村中,每村配备了一名以上副县级以上的联系帮扶领导,共配备市级领导10名、区级副县级以上的联系帮扶领导31名,163个非贫困村选派1名区级部门领导为联系帮扶领导。

——联系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村配备了一个以上的市或区级部门(单位)、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等,目前全区共有44个市级部门、96个区级单位联系帮扶77个贫困村。选派市、区124个帮扶部门为163个非贫困村联系帮扶部门,其中,市级部门32个、区级部门85个。

——驻村工作队。按照省、市、区有关要求,选派市、区、乡三级机关党员干部231名(含“第一书记”)到22个乡镇的77个贫困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共组建77个驻村工作队。其中,市级选派驻村干部22名,区级选派驻村干部196名,乡镇选派驻村干部13名。2019年到期轮换驻村干部35名,调整驻村干部15名。

——帮扶责任人。6766名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145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政策落实到位

“输血”+“造血”精准扶贫

东兴区永兴镇石笋村9组村民程兴平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以种庄稼和打零工为生的他,通过体检合格、上岗培训,从今年8月起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离家不远的水口寺村的“扶贫车间”当上了工人。

在家门口的企业工作,每个月有固定工资,这对程兴平来说,是以前不敢想的事。

据了解,程兴平所在的公司是内江市返乡创业企业,于2017年10月落户永兴镇水口寺村,主要生产、销售食用动物油脂。

镇村干部全力开展扶贫工作,企业也积极担起社会责任,于是双方决定进一步合作。今年7月,公司投资修建了“扶贫车间”,招用永兴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前期宣传、动员、体检和培训,22名贫困人员从8月1日开始到公司工作。

助力群众增收脱贫,东兴区“造血”“输血”齐齐发力。

在教育方面,2019年,东兴区“三免一补”政策全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中再到中职,所有困难家庭学生均得到资助,实现应助尽助。

在医疗方面,全面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由区财政代缴规定,全面实施“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疗扶持政策,全面实施“十免四补助”政策,实现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

在民生方面,积极解决脱贫人口中的饮水安全问题,3个饮水安全项目已全面完工,“回头看”“回头帮”中通过新建管井、新建大口井、安装净水器、安装自来水和调剂用水共解决553户、1567名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在就业方面,全区累计组织14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就业扶贫培训,在2019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112个,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目标。

此外,东兴区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应补尽补,2019年1—11月农村低保累计保障143366人次;开展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类培训2次,培训151人次;实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7192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301人。累计向全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94笔,共计1195.468万元,并将每月还款逾期率始终控制在1%以内,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决胜收官之战

一年20个贫困村“出列”

东兴区小河口镇红林村,地处小河口镇东南方,距离内江城区不足10公里路程,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成为了东兴区77个贫困村之一。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由市政府办、市法制办、中国银行内江分行、区政府办等帮扶部门与红林村建立帮扶关系,包括“第一书记”在内的“五个一”帮扶力量也相继到位。各方通力合作,通过做到“六个精准”、抓好“四个一批”、做好“七个一帮扶”等措施,红林村发生了“巨变”。家家户户通了便民路,村民们有了文化活动场所,新的村卫生室也建起来了,贫困户的危房改建一新,特色水产和种植业迅速发展壮大……

2017年底,红林村退出了贫困村行列,也在此之后,不断刷新着“获奖记录”,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内江市脱贫攻坚示范村、市级“四好村”、内江市绿化示范村、区级党建示范村等等。

在东兴区,许许多多的贫困村都和红林村一样发生着巨变,在政策支持、帮扶得力、群众发力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区的贫困村数量已经从77降至0。

记者从东兴区扶贫开发局获悉,2019年10月,对照贫困人口脱贫“一超六有”标准,全区剩余的1244户、3225人预脱贫贫困人口均达到脱贫标准,全面完成了2019年贫困人口减贫任务。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6%降为0。

同时,经过对全区2019年计划退出的20个贫困村进行对标逐项验收后,认定20个贫困村均达到“一低五有”退出标准。目前,全区7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姜晓凤 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