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2020-07-15 08:22:33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高波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记内江援助凉山驻村干部张弢

查看呷多村藁本种植情况

张弢为贫困户孩子辅导作业

张弢走访贫困户

张弢接贫困户孩子放学

进村的山路泥泞

张弢和孩子们在一起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凉山腹地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语重心长。

4个月后,内江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选派干部182人抵达凉山,开展为期三年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

内江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巡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张弢是综合帮扶工作队的一员。他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用心用情为凉山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践行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1 山高路远,援藏归来又援彝

雨后的清晨,大山之间云雾缭绕。

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曲觉乡呷多村,27岁的驻村“四治专员”张弢踩着泥泞的山路,又开始了入户走访。

这名来自内江市公安系统的警察,在凉山开展扶贫帮扶已两年有余。有过援藏经历的他,对于彝区恶劣的环境并不陌生。

“我相信,我比别人更能适应彝区的环境。”这是他请缨援凉时,对组织“最硬气”的表态,话里透着十分的自信。

然而,初入彝区,恶劣的环境,仍令他大吃一惊。2018年6月30日,是他进入凉山的第一天。那天,下着雨。处于雨季期的凉山路况比想象中的情形更为糟糕。

雨雾笼罩之下的山路,坡陡弯急,视野极短。“特别是翻山的时候,前方能看见的路不会超过10米,车速基本上是‘爬行’。”张弢回忆称。

那天,许多初入凉山的干部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担心在这样的天气里遇上山路塌方。

直到抵达越西县城的那一刻,大家悬着的心才算落地了。从内江到越西全程470多公里,当天汽车整整开了11个小时。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越西县,最低海拔1170米,最高海拔4791米。它也是国家挂名的52个贫困县之一。

张弢所帮扶的瓦曲觉乡呷多村,距离县城130多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车程两个半小时。村干部告诉张弢,2016年以前,村里通往县城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老路,92公里的路程开车至少要4个小时以上。

2 融入彝区,用脚步丈量初心

作为驻村“四治专员”,张弢的工作主要是“治愚”“治穷”“治毒”“治超生”。看似范围明确的“四治”工作,实则涉及彝区群众思想观念转变、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入村的当天,张弢便对村里的情况展开了走访。呷多村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全村有村民174户7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478人。村民大多分散居住在山上,仅爬山入户就需要大半天时间。

入户的路,基本上都是山路。晴天还好,雨天全是稀泥。入村后不到一月,张弢便走访了大多数的贫困家庭。

该村“第一书记”阿里伟坡至今还保留着和张弢一起走访贫困户时的许多照片。他翻出其中一张张弢雨中摔倒在山路上的“囧照”感叹道:“驻村工作,不是‘驻’在村委办公室,而是靠双腿走出来的。”在他看来,这个年轻人有干劲,也吃得苦。

在之后的两年多里,让阿里伟坡感动的还不止如此。原来,张弢来到村里后不久,便出现了皮肤紫外线过敏的症状。他的脸经常都是红的、肿的,可他从未因此请假,耽误工作。

通过走访,张弢发现,这里不仅交通不便,且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贫困户的住房基本都是土坯结构的危房。

加之产业薄弱,教育落后,贫困户文化素质普遍较低,90%以上为文盲和半文盲,加剧了深度贫困的形成。

改变彝区贫困现状,“四治”是方向,更是亟为迫切的举措。张弢结合“四治”工作,向村两委提出了他的脱贫建议。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在张弢看来,转变群众观念,做好“控辍保学”是切断“穷根”的重中之重。保障孩子们有学上,真正学到文化,才能让他们彻底告别世代贫穷的现状。

3 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

上一辈人错过了上学的机会,绝不能让孩子们再错过了。

做好控辍保学,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驻村“四治专员”的主要职责。

为确保适龄孩子享受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入村不久的张弢即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对全村开展了“人口普查”。

普查结果令他十分惊讶,村里竟存在许多“黑户”,不仅有孩子出生后没有及时登记上户,甚至还有个别已成年的村民也没有到公安机关登记上户。

原因竟是因为村民大多是在家中生产,没有“医学出生证明”的他们无法证明亲子关系。面对可能需要亲子鉴定等更为复杂的上户手续,大多村民索性将为孩子上户的事宜抛在了脑后。

不能准确掌握人口信息,则难以确保“适龄”入学的准确性。这一次普查,提高了“控辍保学”的精准性。

同时,针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张弢还联合村两委,向上级部门和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等分别进行了汇报反映,并得到了上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贫困户登记上户开通了绿色通道。无医学证明的新生儿,通过村上开具出生证明便可登记上户。

为落实“一个都不能少”的控辍保学政策,张弢还配合学校,对适龄儿童名单进行确认。对不配合或有意延误孩子上学的家长,张弢以警察的身份前往开展说服教育,确保了村里的适龄儿童都能如期享受到教育。

4 真情相助,“我又不是‘外人’”

面对这名外来的驻村干部,村里人对张弢都很热情。

这令张弢深受感动,但他也敏感地意识到,这份热情,更像是一份对待“远来的客人”的热情。

他发现,大多数的群众有事时还是喜欢直接找他们熟悉的村干部。这让张弢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他还没有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

在这之后,张弢始终以村里人自居,认真干好群众服务工作,他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彝族群众的“家里人”。

“你把群众当‘家里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张弢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

村民沙马拉且的丈夫是盲人,儿子在外打工,家中缺乏劳力。张弢便常常去她家帮忙洗衣打扫卫生。突然有一天,沙马拉且夫妻俩对张弢的称呼由最初的“张警官”改称为“大兄弟”,这让张弢激动不已。

村民连渣尔且家中常年脏乱差,第一次走进他家访问时,张弢差点忍不住被散发的异味打翻“五味瓶”。为了改变他家的现状,张弢主动帮他家收拾屋子打扫庭院,还买来花种教他们在院外种花。

几个月后,连渣尔且家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院便能闻到花香,室内干净整洁。在这里,张弢已记不起有多少次和他们一起品茶聊天。

2019年,为解决连渣尔且家的实际困难,张弢还出面帮助他家向银行申请小额免息扶贫贷款4万元,支持连渣尔且在山西承包了一个小型的砖厂。如今,该砖厂已正常投入运营。

整村搬迁到距离县城10多公里外的集中居住点后,张弢又出面为连渣尔且的爱人争取到一个公益性岗位,从事社区保洁工作。

实现脱贫的连渣尔且一家对张弢感激不已,接受记者采访时,连渣尔且的爱人称:“没有兄弟的帮忙,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两年多来,张弢为群众做的点点滴滴,群众都记在了心里。养殖户吉足曲者还记得,2018年9月村里出现疯牛病时,张弢和村干部冒雨连夜来到他家,牵牛去村上注射疫苗的情形。

“当时,我还有些担心,他们会不会把我的牛牵去埋了。可他对我说,‘我又不是外人,不得害你的!’”回忆起当晚的情形,吉足曲者至今仍心怀感动。

5 兑现承诺,整体搬迁彝村变了样

位于高山之上的呷多村,常年有霜期达180多天。恶劣的气候致使村里的土地基本上只能种植土豆和荞麦等普通农作物。

援凉期间,张弢和村支两委干部一直试图通过特色种植改变土地的使用现状。

这个愿望,在2018年和2019年相继实现。2018年9月,呷多村建立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300亩藁本种植,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

2019年,村委又请来四川农业大学的教授对这里的土质进行科学调研,获知适合种植中药材血竭后,村上又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并与太极制药集团成功签下了首期种植500亩血竭的合作协议。

阿里伟坡还记得,他和张弢开车前往康定签订合同时的难忘经历——那天,车行至康定雅家埂山上时突然抛锚了,在这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坳口,身着单衣的他们在三四摄氏度的气温里,等待救援长达4个多小时。冷得瑟瑟发抖的他们,在签订合同后,心里却无比温暖。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的居住条件也在这一年里同步得到了改善。这一年,该村易地扶贫搬迁57户,实施彝家新寨40户。所有贫困户新居水、电全部接通,道路全部硬化,村民从此告别了危房隐患,迎来了美好新生活。

通过务工技能培训及引导、生产技术培训等措施,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左右。

村里的每一点改变,都让张弢高兴不已。如今的彝村,已不是他初入彝区看到的样子,村民整体脱贫的日子就在眼前。

2020年端午节,张弢依然没有回家。他将对家人的愧疚埋在心里,他给爱人视频通话时说:“村民整体脱贫时,便是回家日。”

电话那头,爱人眼里泛着泪,充满期待。她重复地教怀里两岁多的女儿:“喊爸爸、喊爸爸!你的爸爸就快回来了!”(高波 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