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明心寺镇唐明渡村脱贫户胡志华的故事

2020-11-11 09:57:41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袁亮

胡婆婆的菜园子

——资中县明心寺镇唐明渡村脱贫户胡志华的故事

胡志华在菜地除草

胡婆婆叫胡志华,今年65岁,家住资中县明心寺镇唐明渡村,早年间因病、因残致贫,后在政策的扶持下顺利脱贫,并发展起家庭农场种植蔬菜。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持续增收,胡志华心存感激,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过上红火日子,不给政府添“麻烦”。

政策送上门

看病不再贵

11月2日上午,深秋凉风中,记者来到唐明渡村见到了正在地里劳作的胡志华。胡志华的右腿因伤被鉴定为四级伤残,但干起活来,动作仍然很熟练。

胡志华介绍,家里除自己身体不方便外,丈夫王关荣还患有冠心病、胃病、心肌缺血,也是药不离身。为了看病,一家人没少花钱,家里的药瓶能摆满整张桌子。

“看病贵”是困扰胡志华多年的难题,也是其致贫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病成了脱贫关键。

2014年,在享受了贫困户医疗保障政策后,王关荣和胡志华到医院住院看病的报销比例达到90%,仅王关荣每年看病的支出,就从5000元左右减少到2000元左右。如今,两人的病情已经好转,而且政策报销的部分提高,去医院看病已不是难题。

随着扶贫政策进一步推进,胡志华家的住房也得到了改造。厨房重新装修了,旱厕也变成了干净明亮的洗手间。“都贴上了瓷砖,用水一擦就跟新的一样。”胡志华笑着说。

考虑到胡志华行动不便,当地残联还出资为她安装了无障碍设施,并且发放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明心寺镇残联理事长凌大建介绍,残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为促进残疾人脱贫奔康,残联对每一个困难残疾人制定了“一人(户)一策”的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计划,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

养鸡又种菜

致富路更宽

虽然成为了贫困户,享受了政策,但是胡志华和王关荣并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努力,靠着自己的双手为家里持续增收。

以前,两人苦于无门路,只能靠种庄稼、养牲口来糊口。后来,扶贫干部经常鼓励两人发展小产业,胡志华也领取了免费的鸡苗、蔬菜种子以及肥料,打算种蔬菜。

在农技员的建议下,胡志华把自家的土地全部种上了番茄。让胡志华没想到的是,半亩土地的番茄,成熟后竟卖了1万多元。这坚定了她种菜的决心。第二年,她把邻居家闲置的4亩土地利用起来,全部种上了蔬菜。

为了帮助胡志华壮大产业,帮扶单位每年都会免费送来肥料、优质种子,农技员也会上门指导技术。胡志华说,除了人力,自己没有多大投入,种的菜,卖多少就赚多少。去年,靠着种植蔬菜,她家的收入就超过了4万元。

蔬菜种植越来越“顺手”,胡志华家于2016年脱了贫。而唐明渡村的发展也抬眼可见,几年下来,村里的公路全部硬化到组,生产道路纵横交错,这让胡志华种菜、收菜轻松了不少。

除了蔬菜,胡志华还种植了一亩地的枇杷,并在房屋旁搭建了鸡棚养家禽。这些都是胡志华的心血,她管理得十分细心,严格按照农技员讲的要点,为枇杷修枝、除草、施肥。“多亏了农技员教的技术,现在结出的枇杷,最大的和鸡蛋一样大。”

人勤地不懒

立志奔小康

跟随胡志华的脚步,记者走进她的“菜园子”,里面种植了白菜、萝卜、菠菜等常见的蔬菜。种蔬菜的土地都位于房屋前后,最远不过1公里。因为没有建大棚等设施,管理起来难度大了不少,但每一块菜地都十分平整,沟渠规范,菜地里也很难看到杂草。这都是胡志华和王关荣辛勤劳作的成果。

“胡志华一家十分勤奋,浇水施肥、挖沟除草,只要不下大雨,每天都在地里干活。”村副支书廖祖国说,王关荣的母亲今年90岁了,身体健康,眼睛好得还能做针线活,经常给家人烧火煮饭,胡志华能脱贫,是政策的扶持,也是一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

而胡志华也十分感恩,她告诉记者,一路走下来,自己得到了不少人的关心,吃穿住行政府都帮着解决,后来自己发展蔬菜种植,政策也扶持,还给补贴、免费教技术,“我们会继续努力,以后就靠自己,不给政府添麻烦。”(袁亮 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