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把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

www.scol.com.cn (2018-09-18 09:26:48)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张小丽  

七有”变“十有”

内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把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

满目葱绿的清溪湿地

小学生在食堂领取免费午餐

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让利群众

蓝天下的内江新城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近年来,内江市委、市政府扎实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持续保持在65%以上,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需求转向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等各方面。

紧扣省委部署,内江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再次打响“民生保卫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有基础上,增加“食药有安、行游有便、德法有依”等三有,形成民生“十有行动”。

“十有行动”的提出,为内江保障和改善民生确立了工作“轴心”。内江明确,将着力把民生实事“一件接一件解决”,力求全市民生工作“一年比一年更好”,把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1

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吴坤钊,威远县新店镇淘宝服务站站长,受益于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他在家门口找到了事业,帮助村民代买、代卖的同时,也把当地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

周静,东兴区胜利镇中心学校二年级学生,自从学校推出“免费午餐”后,她再也不用因为一顿午饭来回奔波在学校和家之间,而家人也少了一份担忧;

周厚书,经开区内锻片区棚改居民,得益于棚改优惠政策,他从39平方米的老房子搬出来,住上了88平方米的大房子;

……

这些年,从城市到乡村,无数百姓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无不体现着内江的民生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江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十项民生工程,每年集中办一批民生实事。

翻阅近几年的民生账本,不难看出,内江在民生投入中,向来很“舍得”。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这五年间,内江全市共投入348.45亿元,实施省级十项民生工程611小项、民生实事130小件,财政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持续保持在70%以上。2017年,全市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投入更高达84.8亿元。

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市各项民生指标逆势上扬。数据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内江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分别达到了8.8%、9.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1%以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全面取消市、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年让利群众1.2亿元……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字,既展现着内江深化改革的成果,也彰显着市委、市政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民生情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取得成绩的同时,内江也面临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内江在教育、养老、医疗等诸多民生领域,还存在着短板。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床位少、业务用房少、大型设备少、执业医师少的问题仍然突出,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显著,基础设施薄弱,择校热、大班额还没有彻底消除……这一切,都与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差距。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又一次深入梳理市情之后,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再一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上紧锣密鼓,一大批惠民政策举措陆续推出,在全市各个角落落地生根,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注入“民生温度”。

2

逆势突围

“内江大有作为”

方向明确,才能步履坚定。目标清晰,方可凝神聚力。

一方面是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市情,一方面是人民群众所向往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体育健康服务……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内江如何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安逸?

翻阅过去几年的民生成绩单,我们惊喜地发现,内江曾在多项民生工作中创造全省“唯一”。

去年,内江作为全国12个开展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称“两险”)合并实施改革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从7月1日起开展两险合并试点工作,为国家全面推行“两险”合并实施工作探索可行经验,管理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的全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工作会议上,内江作为四川省唯一试点城市作了经验交流。

去年,隆昌市整体建成省级安全社区,成为除成都市外全省唯一以市为单位整体建成“四川省安全社会”的县级市。隆昌市全市事故起数下降18.3%、死亡人数下降13.6%,其工作经验在2017年全省安全社会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被热议,之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内江市图书馆则成为省内唯一获得“2016年度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的市级图书馆。市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达到84小时,全年仅除夕休息一天。全市所有的图书馆均设有综合阅览室、报刊资料室、特藏室、少儿阅览室、盲人肢残阅读室等多个服务窗口,满足不同群体读者需求。全年共落实免费开放资金50万元,接待读者42.6万余人次,借阅书刊70.2万册,累计发放阅读卡10万张,开展讲座172场次,多次荣获国家、省级表彰。

此外,内江在“百姓安居工程”和“文化体育工程”方面也取得了两项省级“唯一”。

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基础上,内江还自选动作,在多个领域探索出了独一无二的“内江经验”。

去年,“内江就业110”累计接件9418件,累计帮助112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内江就业110”绿色通道,已入选2017年度四川省云计算、大数据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就业局再次向全省推广。

在教育助学工程中,内江推行“免费午餐”破解农村学生吃饭难题,去年新改建食堂51个,为3.9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这项工作,被《光明日报》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先进典型进行了宣传报道。

成绩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

据市民生工作促进中心副主任杨明地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纳入全市“七项重点工作责任清单”,通过制单、派单、读单、跟单、评单“五单一体”工作方式,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为民谋福祉的定力和信心。在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新时代内江,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正当其时。

当前,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催生出就业的新业态。2017年,我市新业态从业人员达9万余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0%左右。就业机会的增加,对现有的就业创业政策提出了新的市场需求。

新形势下,市场和民生需求的变化,必将催生惠民新政。在杨明地看来,进入新时代的内江,机遇与挑战并存,将问题倒逼转化为发展动力,把群众期盼作为努力方向,是内江破解民生难题的根本途径。

3

“十有行动”

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指导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牢记总书记嘱托,紧扣省委安排部署,内江把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社会民生事业,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着力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统筹抓好大中小幼等各级教育机构工作,注重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建设健康内江,优化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救助,织牢民生保障网……

根据今年的民生工作安排,内江在大力推进省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的同时,统筹实施民生“十有行动”,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基础上,新增“食药有安、行游有便、德法有依”“三有”内容,补齐民生短板,构建覆盖全市人民群众“幼中老、吃住行、精气神”物质和精神层面全过程的民生工程体系。

其中,食药有安,包括城区老旧院落供水管道“一户一表”改造等19件民生实事;行游有便,包括实现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80%等18件民生实事;德法有依,包括建成“雪亮工程”300个村等31件民生实事。

杨明地表示,“十有行动”覆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观体现。特别是新增的“三有”内容十分契合内江实际,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倾力改善民生的执政为民理念。

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合群众新时代新期待新要求,我市不断完善民生“十有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与指挥,四次组织安排市委、市政府各级各部门完善、细化、分解、核实2018年民生任务。同时,广泛听取采纳了包括省级民生观察员、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公众代表意见。

经完善,“十有行动”包含的民生任务总数由最初的120项增加到192项,20余项民生工作实施标准和要求大幅度提高,市级责任部门另行新增8个。

目前,各项民生目标正依照《2018年内江市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和民生“十有行动”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涵盖36个市级部门,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

“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走在新时代大道上的内江,正以前所未有的民生情怀,不断提升改善民生环境,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张小丽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