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民间手艺人⑤|深藏地下的冰冷石头 在他手中“开口说话”

2020-06-15 15:35: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海波罗尹 郑志浩

四川在线消息(罗尹 记者 郑志浩)“屋无石不坚,居无石不雅,人无石不乐;山无石不秀,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美。”除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以外,石头的运用亦是民宿农庄造园中的关键。在内江“十大民间手艺人”中,年过七十卢若愚以“青石雕刻技艺”占据一席,他以石为基、与石结缘,以独特技艺为冷冰冰的石头附上“灵魂”,让朴素的青石“会说话”。一块块青石,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今天,我们走进卢若愚的青石人生。

》》》青石之缘

热爱绘画 奠定雕刻基础

卢若愚是泸县人,因为婚姻安家隆昌。他与青石雕刻的缘分与隆昌丰富的青石资源密不可分。

相关资料记载,隆昌地属浅丘,境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纪下统珍珠冲地层和侏罗纪中统下段沙溪庙组地层,盛产青石。这种隆昌青石块度大,硬度高,颜色纯正、质地细密,逾千年而不易风化,为四川砂岩之上品,在国内首屈一指。其成矿于地下12至15米深度范围内,非常容易开采。

隆昌青石传统雕刻技艺兴于明代,盛于清代,其传承谱系有据可查至清末年间,传承历史可追溯到1882年,至今传承6代,传承时间达138年。卢若愚,则是隆昌青石雕刻技艺第四代代表性人物。

6月15日下午,卢若愚正在石燕桥镇四方井村的家中收拾工具,准备进城去帮人刻碑。谈到从业之路,卢若愚说,从20多岁开始就跟随老师学习木匠活。他回忆,老师只是个单纯的木匠,并不懂雕刻,雕刻这门手艺是他自己摸索学习而成的。当然,他强调,学习雕刻必须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卢若愚文化程度不高,但却热爱画画,这个爱好奠定了他走上雕刻道路的基础。

卢若愚从1982年开始接触石雕,时间累积,在当地小有名气。他雕刻的张大千肖像、佛头等线条流畅,生动形象,不仅被专业藏家收购,更有不少作品在公共场所展示。卢若愚表示,雕刻就是赋予石头生命。不同的物品用不同技巧,男性雕像要具有阳刚美,女性雕像要具有温柔美。

》》》青石之技

雕刻有“口诀” 让青石会说话

隆昌青石雕刻技艺在清代达到鼎盛,辖区内17座早在2001年就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牌坊群就是历史的见证,有的已有500多年历史,大部分呈念珠状一字排列在曾经连接巴蜀两地的千年古驿道上,隆昌也因此有着“中国石牌坊之乡”的美誉。

记者了解到,隆昌青石雕刻分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和圆雕。主要工具有錾子、扁子、锤子、剁斧、剁子、刀子、哈子、墨斗、直尺、拐尺、线坠、画签等。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独特“口诀”。

例如,选料:武士粗砂,女子细砂。人物:贵妇人,宫女样。娃娃要肥胖,庄稼汉的衣裳越薄越显壮。十八罗汉:四个老四个少,四个忧愁四个笑,降龙伏虎眼晴曝。龙:虎口牛鼻子,鹿角狮胡子,鱼鳞蛇身子,金鱼的尾巴岩鹰的爪子。……

雕刻最难的是什么?卢若愚认为,最难的是雕刻人物。他认为,青石没有生命,但雕刻在上面的人物形象应该有“生命”,雕刻匠人的使命便是赋予青石以生命。

人物有性别,有年龄,有性格,有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服饰装饰,有喜怒哀乐……这些都需要雕刻匠人熟悉和掌握。卢若愚说,雕刻匠人必须要知识面广,雕出的人物形象才生动。他举例说,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环境下,人物的穿着服饰会不同,所表现的面部表情也会不同,“你雕刻出来的作品有个性,不是千篇一律,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