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城”势⑩丨接连斩获省奖、国奖!这所城郊小学如何撑起农村孩子的科学梦?

2025-11-17 10:09:4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田珊 唐广 刘煜瑞

 

 

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川观新闻内江观察 唐广 刘煜瑞

在内江隆昌市的城郊结合地带,有一所并不起眼的小学——它的前身是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绝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周边村上,师资和生源基础与城区学校差距明显。但就是这样一所“底子薄”的学校,近年来在科创教育上异军突起,不仅成为隆昌小学界的标杆,更在全内江名列前茅。学生们带着机器人、无人机、编程作品征战各级赛场,从北京到廊坊,从成都到内江,接连斩获12项国家级奖项、94项省级奖项。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也想想要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采访中,宝峰小学校长许贵川的话,道出了学校发展科创教育的初衷。虽然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但学校紧邻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国家“重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让学校领导看到了希望。

2021年,科创教育在宝峰小学正式起步。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时任校长曾德就带领几位信息老师辗转成都、苏州、佛山等地,观摩机器人比赛、考察科创课程,把大城市的先进理念“搬”回乡村校园;师资不足,由信息科技、科学、美术、音乐教师跨学科组成的团队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一条“自学成才+抱团成长”的道路。

当然,宝峰小学的科创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设备更新快、不同赛事设备不兼容,每年10万以上的投入对农村学校来说压力不小;个别家长较为传统,因为怕影响孩子正常课程学习,对科创兴趣课并不支持。但这些困难,反而让学校的坚持更显珍贵——老师们利用大课间、放学后的零碎时间辅导学生,学校多方争取资金支持,从未停下脚步。

11月初,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四川省选拔赛在凉山州越西县举行,4位宝峰小学的孩子也报名参赛,家在成都的秦乙巧正是他们的带队老师。“从9月份开学到现在,只回了三次家,周六上午带周末班,下午带学生备赛。”秦乙巧告诉记者,虽然师资、硬件等都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是一样的,作为老师克服万难也要当好他们的领路人。“这次比赛全省有700余多队伍、1200余名选手参赛,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成都、绵阳的,但是我们的学生依然能够拿到一等奖、二等奖,我觉得很骄傲。”

“我没有给他们任何压力,但老师们自己憋着一股劲,非要把农村孩子教出个样来。”许贵川说,或许正是这份执着,让宝峰小学的科创团团队不仅能教机器人搭建、编程,还能飞无人机、做人工智能课程,成为区域内的科创教育“种子团队”。

下课铃声响起,宝峰小学五年级的薛易炳和徐菘又一起飞奔到科创教室,因为每周四的下午都是他们最期盼的科创延时课。徐菘告诉记者,自从薛易炳学习科创课以后时常都班里的同学们分享科创的乐趣,于是,这学期自己也加入了,“虽然编程很难,但我就喜欢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战胜困难。”

没有优越的硬件,却有一支肯奉献的教师队伍;没有雄厚的生源基础,却有贴合农村孩子的课程体系。如今,宝峰小学的科创作品展示区里,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作品、科幻画琳琅满目,孩子们用一张张奖状、一个个奖杯,证明农村孩子的科学梦,同样能飞向蓝天、绽放光彩。但正如许贵川所言:“做科创,从来不是为了拿多少奖,而是希望农村孩子也能拥有‘创造未来’的能力,让科学梦不再受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