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配套成渝,内江欲在成渝经济区实现“中部崛起”!

www.scol.com.cn  (2018-07-18 08:43:41)  来源:川报观察  
编辑:周海波罗尹 张啸 邵明亮  

四川在线消息(罗尹 张啸 记者 邵明亮)7月17日一大早,内江北站站前广场上,手提各式行李的乘客络绎不绝,陆续进站取票、候车。上午7:28,由内江北发往重庆西的D1841次列车准时出发,20多分钟之后,最早一班发往成都东站的高铁也载满了乘客,准备发车。

位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内江,随着2015年底成渝客专的全面贯通,成功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人员、物质、信息交流愈发密切。

“内江每天往返成都的高铁、动车近30个班次,到重庆的也有20多个。现在,跑成渝就像坐公交车那样方便。”经常到成渝两地出差的乘客张皓,道出了内江地处成渝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

成渝高铁内江北站 王斌 摄

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为内江指明了清晰方向——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

内江如何主动作为、顺势而起,确保省委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在内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

A / 从主角到配角,不抢戏,演好戏

成渝经济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成都首位城市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发挥,成都“东进”、重庆“西扩”战略的提出,成、渝相向发展为内江带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内江隆昌市东接重庆荣昌区,一向是内江与重庆合作的前沿阵地。

7月16日,隆昌经济开发区内,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身着蓝衣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该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品质汽车、摩托车内外后视镜研发、制造和技术服务的民营企业。

天视车镜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的场景 罗尹 摄

“我们的产品约50%都销往成渝两地,今天要发往重庆的汽车后视镜装满了8辆卡车。”在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陈丽看来,地理位置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是配套成渝,从销售数据来看也印证这一点。

背靠大树好乘凉,何况内江肩靠成渝两座特大城市。

“不仅仅是汽配产业,内江总体的产业实力相对较弱,缺乏大集团大企业带动,缺乏带动力强的终端产品,缺乏‘整车’‘整机’等生产项目。”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敏表示,由于内部较难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配套成渝就成为最佳选择。

内江汽配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王斌 摄

为了更好地参与成渝地区的分工协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变成渝经济区域“中部塌陷”为“中部崛起”,内江可谓深计远虑。早在2016年8月,内江市第七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

如果把全省各市的协同发展看成一场大剧,城市定位跟演员角色分配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好的配角一样能有精彩表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内江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是一种甘当配角、不抢戏、演好戏的明智之举;同时,通过主动融入成渝,也牢牢抓住了自身发展的主动权。

B / 从面面俱到到精准对接,不缺位,补好位

内江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曾经的辉煌来自于工业,当前的成就也得益于工业,未来的发展关键在工业。当前传统产业占据“半壁江山”,面临不转型升级则竞争力会迅速萎缩的现实压力。

“配套成渝也不能将自身定位过于模糊,成渝当前都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我们不能盲目提供对方不需要甚至淘汰的落后服务。”郑敏表示,配套成渝,不仅是一个服务成渝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

沱江从内江穿城而过

为此,内江找准了两个“抓手”: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而精准对接成渝,内江提出了重点发展“四新一大”产业,即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和大数据。

“我们的抗癌针剂产品已经向四川省肿瘤医院、华西医院等知名医院进行了申报,开启了进院程序,预计最快8月份就能在四川省肿瘤医院销售,替代进口药品。”

7月16日,远在上海参加学术会议的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总裁丁兆,在会议间隙仍然不忘与成都的大医院对接药品销售工作。

位于内江经开区的汇宇制药 王斌 摄

汇宇制药位于内江经开区,是国内首家通过欧盟GMP认证的抗癌针剂生产企业,其产品已在欧盟700多家医院销售。今年初,该公司生产的抗癌针剂获批在国内市场销售,价格比进口同类药品降低了一半,未来有望在成渝地区占有重要市场。

郑敏表示,配套成渝并非面面俱到,而是要精准对接成渝,这样才能使内江在配套成渝的同时,做到不缺位、补好位。

为此,内江根据成渝产业发展需要,致力建设成渝经济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成渝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

C / 从被动承接到主动作为,不守旧开新路

7月3日上午,内江经开区与重庆双桥经开区签署了关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的战略协议,代表着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已拓展至县区层面。

去年8月,内江也与成都市签订了协同发展的“1+6”合作协议,全力推动双方在交通枢纽建设、产业协作配套等6大领域开展合作。

宜居宜业美丽内江 王斌 摄

除了为两地提供优质配图服务之外,主动承接两地的产业转移同样也是内江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应有之义。

“以四川为例,全省20个市州都跟成都签订过类似合作协议,因此待在内江,坐在办公室,好项目永远不会主动送上门。”内江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主动承接成渝地区的产业转移,内江可谓采取了“超常规”措施。

今年3月30日,内江市投促局局长李勇均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及经开区、高新区投促局负责人,专题研究部署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工作相关事宜,要求各县(市)区抽调精兵强将、汇总招商政策、摸清承载能力。

优美的内江环境将吸引大量客商 王斌 摄

4月2日,7名各县(市)区投促局抽调的干部和5名驻外投促分局抽调的干部全部到岗到位,组成了6个驻成都招商小分队,分赴城区各区(市)县开展驻点招商工作,有序承接成都市产业转移。2016年以来,引进成都项目97个,协议投资111亿元。与此同时,通过主动与重庆对接,积极引进当地适合转移到内江的产业,产业承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6年以来,引进重庆项目189个,协议投资343亿元。

此外,为了让成渝两地与内江合作项目能够落地落实,内江相关部门按照“清单制+责任制”的要求,对拟合作的项目(事项)进行了梳理,并明确工作举措、工作目标和进度要求,确保工作成效可考核。

“下一步,我们将把内江与成渝协同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协调各方、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让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郑敏说。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